更新时间:2022.03.29
交通事故中造成人身损害的,车主需要赔付误工费。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交通事故造成受害人受伤的,车主应当向其支付实际的误工损失费。如果机动车驾驶人与机动车所有人不是同一人的,由机动车驾驶人承担赔偿责任,车主应当对损害结果承担相应的过错责任。
交通三者险赔偿范围分为五个赔偿档次:5万元、10万元、20万元、50万元、100万元,其保险费用分别为800元、1040元、1250元、1500元、1650元。这与交强险是不同的。
交通事故致人死亡的,不需要赔偿死者的误工费,但是需要赔偿死者家属办理丧葬时产生的误工费,根据死者家属实际误工减少的费用赔偿。误工减少的收人,是指被侵权人受到人身损害导致不能正常工作而减少的工资收入或其他类型的合理收人。
交通事故误工费的赔偿需要出具的证明包括: 1、收入状况证明,包括具体的收入水平数据或没有固定收入的相关证明; 2、误工时间的证明,包括医疗机构的医嘱中提出休息时间、需要营养和护理的时间建议,以及工作单位出具的该受伤人员误工时间的证明等。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七条第三款,交通误工费的赔偿标准为有固定收入的,误工费按照实际减少的收入计算。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计算;不能举证证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状况的,可参照受诉
交通事故误工费赔偿标准:误工赔偿标准为被害人因遭遇交通事故而导致其实际减少的收入。具体的金额应当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及受害人的收入状况进行计算。如果受害人因伤致残的,误工时间可以计算至定残日前一天。
交通事故被追尾是要求赔偿误工费的。只要交通事故造成了受害人的误工损失的,就应当赔偿误工费,误工费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误工费按照实际减少的收入计算。受害人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计算。
交通事故中60岁以上的老人一般是不会有误工费的相关赔偿的,因其已经到了退休的年龄。根据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出台的司法解释规定,误工费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误工时间根据受害人接受治疗的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确定。受害人因伤致残持续误工的
交通事故中的赔偿的误工费的时间的规定为:误工时间根据受害人接受治疗的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确定,受害人因伤致残持续误工的,误工时间可以计算至定残日前一天。
退休返聘人员也是在提供自己的劳动或者劳务。在返聘期间发生交通事故的,也会造成误工上的损失。《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十条误工费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误工时间根据受害人接受治疗的医疗机构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