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2.22
1、起诉,即向有管辖权的法院立案庭递交诉状。 2、立案审查符合立案条件,通知当事人7日内交诉讼费,交费后予以立案;不符合立案条件,裁定不予受理。如果对裁定驳回起诉不服,10日内向上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受理后,法院5日内将起诉状副本送达对方当
侵犯名誉权行为方式主要有: (一)侮辱; (二)诽谤; (三)新闻报道严重失实,致他人名誉受到损害的。 后果: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公民或法人保持并维护自己名誉的权利。人格权的一种。人的名誉是指具有人格尊严的名声,是人格的重要内容,受法律的保护。任何人对公民和法人的名誉不得损害。凡败坏他人名誉,损害他人形象的行为,都是对名誉权的侵犯,行为人应负法律责任。
名誉侵权的法律规定有,根据《民法总则》第101条,公民、法人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毁谤等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 第120条,公民的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受到侵害的,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
民法典规定侵犯名誉权的主体有: 1、新闻提供者,提供者提供的信息失实的,应由其承担名誉权侵权责任责任; 2、媒体报社; 3、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和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侵犯名誉权的主体主要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媒体报社等,特殊情况下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也可能成为侵犯名誉权的主体。根据我国《民法典》规定,行为人为公共利益实施新闻报道、舆论监督等行为,影响他人名誉的,不承担民事责任,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可这样确定姓名权的管辖地:因姓名权纠纷提起的诉讼,大多为侵权之诉,根据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因侵权行为提起的诉讼,由侵权行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名誉权的主体是公民和法人,侵犯公民名誉权内容有任何人都不得以侮辱、诽谤的方式,损害他人的名誉;任何人不得捏造事实,败坏他人名誉。侵害法人的名誉权内容有任何人不得捏造事实,散布与法人真实状况不符的消息,败坏其名誉。
对于公民的名誉权进行侵犯的形式内容包括有: 1、故意以语言、文字、暴力等手段贬损他人人格,从而损害他人名誉; 2、故意或者过失散布某种虚假的事实贬损他人人格,从而损害他人名誉; 3、新闻报道严重失实,致他人名誉受到损害的。
侵犯他人名誉权的赔偿方式有: 1、停止侵害、排除妨碍、赔偿损失、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恢复名誉等。 2、精神损害抚慰金。 以上承担侵权责任的方式,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合并适用。名誉是对民事主体的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的社会评价。
1、侮辱。侮辱是指故意通过言语、文字或者行为举止等方式贬低他人人格、毁损他人名誉的行为。 2、诽谤。诽谤是指故意或者过失地散布有关他人的虚假事实,导致他人名誉降低或者毁损的行为。 3、新闻报道严重失实,致他人名誉受到损害的。
侵害名誉权的行为构成侵权的要件主要有: 1、行为人主观故意损害他人名誉; 2、行为人名誉损害行为具有违法性,侵害名誉权的对象具有鲜明指向性; 3、损害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有明显字眼认为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后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4、
名誉侵权的法律规定有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名誉是对民事主体的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的社会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