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9.15
人民法院判拘役一个月的,判决书生效后,应当由公安机关进行执行。人民法院判拘役一个月的,应当在判决生效后十日以内将刑事判决书送达给公安机关,公安机关收到刑事判决书后,应当立即对罪犯执行拘役,公安机关可以就近执行,同时在执行期间,被判处拘役的犯
立即执行。行政拘留的决定一旦作出,立即执行。但要在调查核实的基础上,依据事实根据法律,再作出行政处罚的决定。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拘役是指短期剥夺罪犯人身自由,就近拘禁并强制劳动的一种刑罚。拘役的执行一般由公安机关就近执行,拘役的刑期为一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拘役的刑期在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
一般由公安机关执行判处的拘役。拘役只要符合取保候审的条件就能保释。犯人被判拘役是指法院判处犯罪人员短暂拘留,就近拘禁并强制其参加劳动的处罚。取保候审是指在司法机关被关押的刑事被告人提供担保而准予释放。
被处罚人不服行政拘留处罚决定,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的,可以向公安机关提出暂缓执行行政拘留的申请。公安机关应当在收到被处罚人提出暂缓执行行政拘留申请之时起二十四小时内作出决定。
行政拘留最长15天,合并执行的最长20天。行政拘留的决定一旦作出,立即执行。但要在调查核实的基础上,依据事实根据法律,再作出行政处罚的决定。
拘役的执行: 1.拘役的期限。 刑法规定,拘役的期限为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数罪并罚最高不能超过1年。 2.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由公安机关就近执行。 这里所说的“就近执行”,是指由犯罪分子所在地的县、市或市辖区的公安机关设置的拘役所执行,
拘役是由公安机关在就近的拘役所、看守所或者其他监管场所执行。在执行期间,受刑人每月可以回家一天至两天;参加劳动的;可以酌量发给报酬。拘役的期限,为一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拘役一般只适用于犯罪性质比较轻微的犯罪。适用比例最高的是渎职罪,其次分别
拘役只要符合监外执行的条件就可以监外执行。对于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罪犯,如果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的或者是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又或者是生活不能自理,适用暂予监外执行不致危害社会的,可以暂予监外执行。
拘役可以监外执行,但须具备一定的条件。 被判拘役的罪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暂予监外执行: (一)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的; (二)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 (三)生活不能自理,适用暂予监外执行不致危害社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