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法律常识 > 争取缓刑法律常识

缓刑假释执行法律依据

更新时间:2022.03.24

专题首页 法律短视频 律师说法 专业问答
行动指南
假释是我国教育改造犯罪分子,促使犯罪分子认罪服法的一项重要的刑罚执行制度。假释的意思是针对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因为其在刑罚执行的过程中确实有认罪悔罪表现,不致于再危害社会的,在执行一段时间的刑罚后,附有一定条件的将其提前释放的一种制度。当然,假释制度的实施也有一定严格的程序规定,适用假释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假释4.jpg 第一是适用假释的对象只能是被判处有期徒刑和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判处拘役、管制的犯罪分子因刑期较短,或者没有关押,不适用假释。 第二是适用假释的犯罪分子,必须已经执行一定时间的刑罚。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已经执行原判刑期一半以上;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已经执行10年以上的刑期。因为只有执行一定期间的刑罚,才能体现刑罚的严肃性,才能通过教育改造使犯罪分子不再危害社会。 第三是犯罪分子在执行刑罚的过程中,认真遵守监狱的规章制度,接受教育改造,通过教育、改造和学习,对自己所犯下的罪行有深刻的认识,并以实际行动来证实自己确实痛改前非,改恶从善,释放出狱后不会重操旧业或者继续从事违法犯罪活动,这也就是说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危害社会。 以上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缺少任何一种条件,都不能适用假释。 假释的考验期与犯罪分子没有执行完毕的剩下的刑期相同。对于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内,由该犯罪分子户口所在地或者常年居住地的公安机关进行监督执行。 在假释考验期内,如果犯罪分子再犯新罪的,应当撤销假释,将犯罪分子收监执行,将原来没有执行的刑罚与对新罪所处的刑罚,按照数罪并罚的规定,重新确定应当执行的刑罚;如果犯罪分子有违反法律、法规和国务院公安部门有关假释的监督管理规定的行为,但还没有构成新的犯罪的,公安机关可以向原判人民法院提出撤销假释的建议,人民法院裁定撤销假释的,由公安机关将犯罪分子送到原来执行的监狱收监。如果没有发生上述情形,假释考验期满,就认为原判刑罚已经执行完毕,由公安机关向犯罪分子和当地群众、所在单位或者基层组织公开宣告假释期满。
相关专题推荐: 缓刑执行过程
律师普法
  • 刑事拘留释放法律依据
    刑事拘留释放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规定公安机关拘留后,认为需要逮捕的,应该在三日内向检察院提请批捕。检察院收到后七天内作出决定,批准逮捕的,实施逮捕,不批准逮捕的,应当立即释放。

    2020.11.15 216
  • 法院依据法律解释
    法院依据法律解释

    从现行我国相关法律来说,法官的释明权可以在对上述所有方面都进行释明,比如: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35条第1款规定,法院有告知当事人变更诉讼请求的释明义务。当当事人主张的法律关系或者民事行为的效力与人民法院根据案件事实作

    2020.05.06 268
  • 管制缓刑应当庭释放法律依据是什么
    管制缓刑应当庭释放法律依据是什么

    管制缓刑应当庭释放的法律依据为刑事诉讼法及其司法解释。犯罪分子被判处管制时,一般是当庭释放的,但法院会告知犯罪分子什么时候到哪里进行报到,依法接受社区矫正。《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的解释》第四百三十六条,对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的罪犯,人民法院

    2020.05.20 227
专业问答
  • 缓刑依据什么执行

    缓刑,全称暂缓量刑,也称为缓量刑,是指对触犯刑律,经法定程序确认已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先行宣告定罪,暂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缓刑由特定的考察机构在一定的考验期限内对罪犯进行考察,并根据罪犯在

    2023-03-15 15,340
  • 缓刑和假释如何执行,缓刑、假释就是监外执行吗?

    拘役:公安机关 管制、缓刑、假释执行机关:司法所 刑事诉讼法 第二百五十三条……对被判处拘役的罪犯,由公安机关执行。 第二百五十八条对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假释或者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依法实行社区矫正

    2022-07-28 15,340
  • 拘留暂缓执行法律依据什么法律

    1、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107条的规定,行政拘留暂缓执行,是指被处罚人不服行政拘留处罚决定,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的,可以向公安机关提出暂缓执行行政拘留的申请。 2、公安机关认为暂缓执行行政拘

    2022-11-11 15,340
  • 依据什么司法解释缓刑?

    缓刑称暂缓量刑,也称为缓量刑,是指对触犯刑律,经法定程序确认已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先行宣告定罪,暂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由特定的考察机构在一定的考验期限内对罪犯进行考察,并根据罪犯在考验期间

    2022-12-16 15,340
法律短视频
  • 缓刑与假释的区别 01:16
    缓刑与假释的区别

    根据《刑法》有关规定,缓刑与假释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几点: 1、缓刑通常适用于依法被判处拘役、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对于未满18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以及已满75周岁的人,应该宣告缓刑;而假释则适用于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2,695 2022.04.17
  • 健身卡退卡法律依据 01:08
    健身卡退卡法律依据

    健身卡退卡法律依据如下:健身卡不能退卡的约定不属免责条款,是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行为,消费者和健身房之间约定的服务,不属于特殊商品和服务,应遵循“经营者应当承担包换、包退等责任”这一规则。且因个人健身涉及到人身权利,根据此类合同性质,不属

    8,253 2022.05.11
  • 强制征地的法律依据 01:13
    强制征地的法律依据

    强制征收土地的法律规定主要集中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法律中。其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10条第三款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

    2,469 2022.04.15
缓刑假释执行法律依据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