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法律常识 > 刑事辩护法律常识

我国刑法构成犯罪主体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更新时间:2022.06.10

专题首页 法律短视频 律师说法 专业问答
行动指南
刑法规定的实施犯罪行为的主体,包括自然人、单位。是在实施犯罪之时就已经形成的,而非在犯罪活动或者犯罪组织中形成的特殊地位。如首要分子。
律师普法
  • 我国法律中对犯罪的构成主观条件是什么?
    我国法律中对犯罪的构成主观条件是什么?

    (一)犯罪主体:是指实施犯罪行为的人。 (二)犯罪的主观方面:是指犯罪主体对其实施的犯罪行为及其结果所具有的心理状态。

    2020.09.03 178
  • 我国刑事诉讼法的主体构成
    我国刑事诉讼法的主体构成

    我国刑事诉讼法的结构是确立了进行刑事诉讼的基本方式以及专门机关、诉讼参与人在刑事诉讼中形成的法律关系的基本格局,它集中体现为控诉、辩护、裁判三方在刑事诉讼中的地位及其相互间的法律关系。

    2020.09.12 168
  • 我国民主集中制的法律依据
    我国民主集中制的法律依据

    宪法第一章第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2020.09.25 1,165
专业问答
  • 构成犯罪的具体构成依据是

    犯罪构成的要件如下:1。客体要件是刑法规定的。行为构成犯罪必须侵犯的社会关系。2、客观要件是必须具备的客观事实特征,包括危害行为、危害结果和犯罪对象。3、主要要件是实施犯罪行为的主体必须具备的条件,即

    2021-11-07 15,340
  • 法律依据是什么?我国刑法对单位犯罪的规定

    我国刑法对单位犯罪的规定是,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单位犯罪的主体是以单位为形式,以直接负责的单位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为内容的复合主体。

    2022-06-09 15,340
  • 我国刑事拘留罪的主要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规定,公安机关在被拘留后,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三日内向检察院提出批准。检察院收到后七天内作出决定,批准逮捕的,实施逮捕,不批准逮捕的,应当立即释放。

    2021-11-02 15,340
  • 2022年成立具体犯罪构成的依据是什么

    1、客体要件 客体要件是刑法规定的、行为成立犯罪所必须侵犯的社会关系。 2、客观要件 客观要件是必须具备的客观事实特征,有危害行为、危害结果、犯罪对象。 3、主体要件 主体要件是实施犯罪行为的主体本身

    2022-11-22 15,340
法律短视频
  • 我国宪法权的主体是什么 00:56
    我国宪法权的主体是什么

    我国宪法权的主体是人民。按照宪法的理论,制宪主体不同于制宪机关。我国宪法制定的主体是人民。而制宪机关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全体人民享有制宪权,是制宪主体,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不享有制宪权,而是制宪机关。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可知,

    10,894 2022.04.17
  • 违反消防法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什么责任 01:03
    违反消防法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什么责任

    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行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未构成犯罪的,被责令停止施工、停止使用、停产停业的,应当在整改后向作出决定的部门或者机构报告,经检查合格,方可恢复施工、使用、生产、经营。当事人逾期不执行停产停业、停止使用、停止施工

    6,152 2022.05.11
  • 电子合同的法律依据是 01:00
    电子合同的法律依据是

    电子合同的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电子合同是双方或多方当事人之间,通过电子信息网络以电子的形式,达成的设立、变更、终止财产性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电子合同的标的可以为交付商品,也可以为提供服务。电子合同当事人对交付商品或者提供

    1,851 2022.04.17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我国刑法构成犯罪主体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