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9.17
单方面终止合同。在我国法律上指的是当事人单方面实施一定的行为使合同终止,例如债务人依法将标的物提存、债权人免除债务人的全部债务、一方单独行使合同的解除权等。
合同终止的法律后果如下: 1、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履行; 2、根据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旧物回收等义务; 3、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外,债权的从权利同时予以消灭。
劳动合同终止的后果:用人单位违反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支付赔偿金。
合同终止后的法律后果: 1、合同权利义务消灭,未履行的合同义务不再履行; 2、合同附随义务发生,并进入履行阶段; 3、合同终止后,当事人的特定权利和合同的特定条款仍然有效; (1)合同中的结算和清理条款仍然有效。 (2)当事人请求损害赔偿的
委托合同终止的法律后果为: 1、因解除委托合同而给对方造成损失的,除不可归责于自己的事由外,解除合同的一方应当赔偿损失; 2、别人接手委托事务之前,受托人应继续处理委托事务; 3、因不可抗力委托合同终止的,应当及时通知委托人。
合同到期终止的法律后果是:合同关系在客观上不复存在,同时合同双方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也归于消灭,双方当事人不存在按照合同约定继续履行合同的义务。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首先要保护劳动者的合法劳动权益,使劳动关系“恢复原状”,不能让用人单位从违法行为中获益。同时考虑到实际情况,应尊重劳动者有关是否继续劳动合同的选择。因此,如果劳动者权衡利弊后,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
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法律后果: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
用人单位违反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规定支付赔偿金。
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可以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若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支付二倍经济补偿标准的赔偿金。
劳动合同有约定的,逾期后单位能单方终止,但是应当支付经济补偿金。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用人单位不需要支付经济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