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1.23
对未成年犯罪的处罚:根据法律规定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
对未成年人构成犯罪的处罚有下列规定:十六岁以上的人应当承担刑事责任。 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毒、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承担刑事责任。十四岁以下十八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十六岁以下不给予刑事
不满十四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不予行政处罚,责令监护人加以管教;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时有违法行为的,不予行政处罚,但应当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看管和治疗。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不予行政处罚。
犯罪行为的构成要件有犯罪主体、犯罪的主观方面、犯罪的客观方面、犯罪客体。犯罪主体是实施犯罪的人;主观方面是犯罪主体的心理状态;客观方面是犯罪行为的具体表现;而犯罪客体是刑法所保护的,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
未成年人犯罪的处罚标准是:如果是已满十六周岁未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应当负担刑事责任,但是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如果是已满十四周岁未满十六周岁和已满十二周岁未满十四周岁犯特定罪名的,应当负担刑事责任,但是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侵犯著作权罪的具体行为如下: 1、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其文字作品、音乐、电影、电视、录像作品、计算机软件及其他作品的; 2、出版他人享有专有出版权的图书的; 3、未经录音录像制作者许可,复制发行其制作的录音录像的; 4、制作、出售假冒
滥伐林木罪刑事构成要件具体包括: 1、滥伐林木罪的主体要件是一般主体; 2、主观要件即故意的心理态度; 3、客体要件是国家保护林业资源的管理制度; 4、客观要件即违反国家保护森林法规,未经批准或者虽持有采伐许可证,但违背采伐证的规定而任意采
行政处罚法明确规定:不满十四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不予行政处罚,责令监护人加以管教;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这是行政处罚法贯彻对违法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的
针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处罚:已满16不满18周岁,或14-16周岁的未成年人犯严重暴力性犯罪、贩毒及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犯罪的,以及12-14周岁的未成年人犯严重暴力性犯罪致人死亡或严重残疾,且手段特别残忍或情节恶劣并经最高检核准追诉的,应比照所犯
未成年人犯罪的处罚标准为:如果是已满十六周岁未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应当负担刑事责任,但是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如果是已满十四周岁未满十六周岁和已满十二周岁未满十四周岁犯特定罪名的,应当负担刑事责任,但是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得逞的行为,是犯罪未遂。可以把犯罪未遂分为实行终了的未遂和未实行终了的未遂。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未成人犯罪会这样处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等罪行的,应负刑事责任。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
不作为犯罪一般包括以下情形: 1、违反法律明文规定的作为义务实施的犯罪行为; 2、违反职务或者业务要求的作为义务实施的犯罪行为; 3、因先行行为引起的作为义务的犯罪行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