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3.10
一方有精神病的可以离婚。假如是丈夫在婚后发现妻子有精神病,且妻子的精神病病情比较严重、久治不愈的,夫妻感情因此破裂的,丈夫可以向法院提出诉讼离婚;如果妻子的精神病病情轻微,可以用治疗的方法对其病情进行控制,且双方感情比较好的,也可以维持婚姻
因配偶患有精神病,导致夫妻感情破裂,一方向人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如果理由成立,经调解无效,人民法院可以判决离婚。 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进行离婚诉讼,需要为其设置诉讼代理人,对已设定监护人的,应由监护人代理诉讼。
可以。可以由父母代理办离婚手续或者参加离婚诉讼。精神病人是不能够办理协议离婚的,因为精神病人在法律上称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即没有控制能力和辨认能力,自己不能够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负责。
和精神病离婚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起诉离婚的必须是婚姻关系的一方当事人; 2、当事人双方办理了结婚登记手续; 3、男方起诉的,女方不是在怀孕期间、分娩后一年内或中止妊娠后六个月内;但是女方提出离婚或者人民法院认为确有必要受理男方离婚请求的
精神病患者可以结婚生子。法律没有限制精神病患者结婚、生育的权利,但是严重的精神病患者失去正常理智,思维混乱,生活不能自理的,一般不宜结婚生孩子。经过治疗已经痊愈的精神病患者,可以同正常人一样结婚、生孩子,法律不会对其加以限制。
离婚财产分割即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割。 与精神病人离婚的,那么离婚财产在原则上还是遵守一人一半的原则均等分割,需要考虑精神病人一方离婚后的生活问题,通常会多给与部分的补偿,可以双方协议,协议不成的由法院判决。
女方有精神病的,若未丧失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双方可协议离婚或起诉离婚,如丧失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只能起诉离婚。且如果其在婚前隐瞒具有精神病的事实或者婚后患有精神病无法治愈的,丈夫还可以申请撤销婚姻。
当事人可以与患有精神病的配偶解除婚姻关系,如果是间歇性精神病人,可以在精神正常的时候起诉离婚,否则精神病人起诉离婚的,需要先变更监护人,再通过监护人向人民法院诉讼离婚。
配偶患有精神病的离婚方式是诉讼离婚。诉讼离婚中,如果是不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需要在其清醒时诉讼离婚。如果是完全不具有民事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需要由法定代理人代为进行诉讼。
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