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1.16
服刑人员如果没有被剥夺政治权利有选举权,如果被剥夺了,没有选举权。 剥夺政治权利是指剥夺犯罪人参加国家管理和政治活动权利的刑罚方法。剥夺政治权利是一种资格刑,它以剥夺犯罪人的一定资格为内容。
服刑人员依法签订的合同有效。服刑人员只是失去自由或者被剥夺政治权利,依然是一个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依法与他人订立合同。 根据2021年实施的《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规定,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
减刑限度如下。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减刑后实际执行的刑期不得少于原判刑期的一半;被判处无期徒刑的,减刑后实际执行的刑期不得少于13年;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后减为有期徒刑的,实际执行的刑期不得少于20年。减刑后服刑多少年,应当根据犯罪人
减刑最多减实际执行的刑期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相应缩减的缓刑考验期限不能少于减刑后的实际执行的刑期。判处拘役的缓刑考验期限不能少于两个月,判处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不能少于一年。可以减刑的情况有: 1、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的; 2、检举
缓刑需要具备以下的4个条件:被判处拘役、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要同时符合以下的条件,才能宣告缓刑,18周岁以下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75周岁的人,可以被判处缓刑:1、犯罪情节较轻;2、有悔罪表现;3、没有再犯罪的危险;4、宣告缓刑对所
服刑人员签订合同要产生效力,必须符合下列条件:1、房屋买卖合同的签订人必须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2、房屋买卖合同的内容是双方真实意图的体现;3、购房合同不违反法律和公共利益。当事人必须遵守合同,按照诚实信用原则正确行使权利,充分履行义务,
父母是服刑人员的影响其子女当兵、考公务员的政审。家庭主要成员、直接抚养人、主要社会关系成员或者对本人影响较大的其他亲属,有被刑事处罚、开除党籍、开除公职或者有严重违法问题尚未查清,本人有包庇、报复言行的公民,不得征集服现役。
罪犯在监狱服刑期间,按照规定,可以会见亲属、监护人。在实际中,服刑的亲属或监护人按监狱规定的日期,持村委会或居委会开具的与服刑人员关系的介绍信,并持本人的身份证,即可到监狱接见。
服刑人员出狱的政策有: 一、是你可以向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申请,对你提供就业指导服务和就业岗位信息,可根据当地政府有关规定申请减免培训费用。 二、是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可申请民政部门纳入当地最低生活保障范围。
服刑人员一般享有继承权。但服刑人员存在故意杀害被继承人或者为争夺遗产而杀害其他继承人等行为的,丧失继承权。国家保护自然人的继承权,但继承人不得通过非法手段,损害被继承人的利益。
缓刑的适用有严格的条件: 1、被判处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2、犯罪分子确有悔改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法院认为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3、罪犯不属于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
被判无期徒刑有以下条件: 1、依法由人民法院判决的,犯有严重危害国家安全罪和其他严重刑事犯罪,可能被判处无期徒刑; 2、被判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罪犯,在缓期执行期间,没有故意犯罪,二年期满可以减为无期徒刑,因而被判无期徒刑等等。
判缓刑需要的条件为: 1、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 2、犯罪情节较轻; 3、有悔罪表现; 4、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5、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