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1.05
单位犯罪的起点标准: 1、一般都由单位集体决定或者由单位的领导人员决定,以单位的名义并由单位内部人员具体实施; 2、主体,必须是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 3、单位实施的犯罪行为必须是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那些危害社会的行为。
单位受贿罪的构成要件是:犯罪主体由国有单位构成。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客观表现为索取、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情节严重的行为。侵犯的主要是国有单位正常管理活动和声誉。
单位犯罪案件的审理程序:先由审判长查明到庭情况,告知有关诉讼权利;然后由公诉人宣读起诉书,并由单位的负责人或代表人进行陈述;再进行法庭陈述、辩论与质证;最后由法院依法作出有罪或无罪判决。
我国《刑法》中所规定的单位行贿罪的犯罪构成要件包括:主体是单位;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侵犯的客体,主要是国家机关、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团体的正常管理活动和职能活动及声誉;客观方面则表现为为了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数额较
对单位行贿罪既遂处罚标准是: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述的规定处罚。对单位行贿罪是指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等以财物的,或者在
不纯正的单位犯罪,是指在某种犯罪既可以由单位实施也可以由自然人实施的情况下,由单位所实施的犯罪。例如,票据诈骗罪、信用证诈骗罪,既可以由单位实施,也可以由自然人实施,当这种犯罪由单位实施时,就是不纯正的单位犯罪。
单位非法经营罪立案标准如下: 1、个人非法经营数额在五万元以上的,单位非法经营数额在十五万元以上的; 2、个人违法所得数额在二万元以上的,单位违法所得数额在五万元以上的; 3、个人非法经营报纸五千份或者期刊五千本或者图书二千册或者音像制品、
我国刑法并未规定扰乱单位秩序罪。如果多次扰乱国家机关工作秩序,经行政处罚后仍不改正,造成严重后果的,涉嫌扰乱国家机关工作秩序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如果聚众扰乱社会秩序,情节严重,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和教学、科研、医疗无法进行
根据刑法规定,对单位犯罪,一般采取双罚制的原则,即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同时对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这是我国刑法对单位犯罪比较普遍适用的处罚原则。由于单位犯罪的复杂性,其社会危害程度差别很大,一律适用双罚制
单位犯罪的四个构成要件包括: 1、主体要件是具有相应的刑事责任能力、能够独立承担刑事责任的单位; 2、主观要件包括故意和过失; 3、客体要件因犯罪不同而实际侵犯的法益不同; 4、客观要件即实施了危害社会并且由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行为。
单位犯罪量刑原则: (一)单位犯罪的两罚制。刑法对单位犯罪在绝大部分情况下采取两罚制。在两罚制中,对单位是判处罚金,判处罚金采取无限额罚金制,即对罚金的数额未作规定。 (二)单位犯罪的单罚制。刑法在某些情况下规定了单位犯罪的单罚制,即只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