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0.24
合同订立的基本要求是: 1.合同当事人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 2.合同中的权利义务对等。 3.合同当事人必须就合同条款充分协商,取得一致,合同才能成立。
合同订立的条件是:合同的成立具备要约和承诺两个阶段;合同的订约主体是双方或多方当事人;合同的当事人意思表示真实;合同的内容不存在欺诈、胁迫、乘人之危、显失公平、重大误解的情形。
条件是,企业职工一方与用人单位平等协商;合同草案要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通过;并且需要由工会代表企业职工一方(或上级工会指导劳动者推举的代表),与用人单位订立该合同。
法律规定合同成立的要件主要包括: 1、合同订立过错不违反法律规定; 2、合同具有权利义务对等的当事人; 3、相对方基于意思表示真实,已经就订立合同相关事宜协商一致; 4、法律规定合同成立的其他要件。
订立劳动合同的主体需满足下列条件: 1、对于劳动者来说,必须是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且年龄必须要超过16岁; 2、对于用人单位来说,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都可以。
法律有以下关于合同订立的规定: 1、当事人可以采取口头、书面或者其他形式订立合同; 2、订立的合同应当包括当事人、标的物、数量、质量、价格、期限、支付方式等方面内容。
主体不合格的合同无效。根据法律规定,合同有效必须满足的条件之一为签订合同的双方当事人具备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即具有相应的主体资格,所以当签订合同的主体不合格时,所签订的合同属于无效合同。
违反法律规定签订合同的法律后果是合同会被认定无效,当事人要返还因合同获得的财产;如果合同是由于一方的过错导致的,则这一方还需要赔偿对方的存在;如果各方都有过错的,则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
合同成立要经过要约和承诺两个阶段。 要约承诺是合同成立的基本规则,也是合同成立必须经过的两个阶段。 如果合同没有经过承诺,而只是停留在要约阶段,则合同未成立。合同是从合同当事人之间的交涉开始,由合同要约和对此的承诺达成一致而成立。 要约是希
合同订立的过程就是当事人双方使其意思表示趋于一致的过程。这一过程在合同法上称为要约和承诺。要约是指一方当事人向他人作出的以一定条件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承诺,是指受要约人在合理期限内完全同意要约内容的意思表示。 要约作为一种意思表示,可以书面
合同主体认定需要注意的事项: 1、区分企业法人的分支机构和内部职能部门的签约问题; 2、审核对方的营业执照及年检的情况; 3、审核签约人有无签约权限。
合同订立主体的变更,是指合同关系中的债权人或债务人已经改变的现象。合同主体,又称为合同当事人,包括债权人和债务人。依据法律和合同的规定,合同订立主体变更即发生合同权利义务的移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