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8.05
劳动者工作年限可以享受的待遇如下:《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第三条,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劳动法》第四十五条,
职工因工死亡,其近亲属按照下列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一)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二)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
劳动者因工死亡的,其近亲属可享受以下待遇:丧葬补助金是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六倍;给配偶发放的供养亲属抚恤金是劳动者月工资的40%;给其他亲属每人每月发放的是30%;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是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二十倍。
工伤保险的待遇主要包含4个方面:工伤医疗待遇、工伤伤残待遇、康复待遇以及工亡待遇,具体而言如下: 工伤医疗待遇包括:工伤就医期间的医疗费用、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住院伙食补助费、交通食宿费等。 工伤伤残待遇包括: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伤残津贴、
以前已经作退休、退职处理的患二三期矽肺病的职工,如果其中有因生活困难而来要求原企业解决的,可以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处理;已按因工残废作退休处理的,可以酌情另给予一部分长期生活补助费,补助费的数额与退休费合计,最高不得超过本人原标准工资的百分之九
劳动者工龄的待遇主要体现在年休假与医疗期的时候,在同一家用人单位工龄满一年的则可以享受年休假的待遇,一般来讲工龄越长,享受年休假的天数越多。在劳动者生病期间,工龄越长的则享有的医疗期也就越久。
因工死亡,劳动者的近亲属可享受的待遇包括从工伤保险基金中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
职工与用人单位发生工伤待遇方面的争议,协商不成可以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对仲裁结果不服还可以向法院起诉。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
职工与用人单位发生工伤待遇方面的劳动争议,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解决: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协商;向基层人民调解组织、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或在乡镇、街道设立的具有劳动争议调解职能的组织申请调解;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向人民法院
劳动关系终止后要求工伤待遇是合理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七十三条,劳动者在下列情形下,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 (一)退休; (二)患病、负伤; (三)因工伤残或者患职业病; (四)失业; (五)生育。
劳动法工伤待遇标准: 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级伤残为27个月的本人工资,二级伤残为25个月的本人工资,三级伤残为23个月的本人工资,四级伤残为21个月的本人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