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8.15
工伤没有鉴定,受伤员工在规定医疗期的,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有关法律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一)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
如果单位与劳动者没有签订劳动合同,但形成事实劳动关系的,可以要求工伤鉴定。在发生工伤事故后,用人单位应当在三十日内为劳动者申报工伤;逾期没有申报的,由劳动者一方在一年内自行申报。
没有劳动合同的工伤的认定只要能提出证明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关系的资料就可以,导致无法申请工伤认定,当事人可以先申请劳动仲裁确认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劳动关系,经过劳动仲裁确认存在劳动关系后,再申请工伤认定。
申请工伤鉴定不一定要劳动合同。根据法律规定,申请工伤鉴定需要提供劳动关系存在的证明,因此若劳动者手头上有劳动合同,则可以直接出具作为证明劳动关系存在的证据。若劳动者没有劳动合同,则可以出具其他证据证明事实上存在劳动关系即可。
劳动者遭受工伤事故,鉴定流程:向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申请工伤认定;工伤认定决定仲裁后,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申请劳动能力鉴定;提供工伤认定决定和职工工伤医疗的有关资料;组成专家组;根据专家组的鉴定意见,自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之日起60日
申请工伤鉴定的流程一般是提出鉴定申请、提交相关材料、再由社保局作出决定,最后将决定书送达给职工和单位。如果伤情稳定的,之后还可以再申请劳动能力鉴定。
劳动能力鉴定和伤残鉴定不一样。劳动能力鉴定与伤残等级鉴定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从性质上来说,劳动能力鉴定是伤残等级鉴定的基础。从范围来说,劳动能力鉴定范围更大一些,即除对工伤(含职业病)进行鉴定外,还包括对因病或非因工负伤导致的暂时或永久丧失劳
1.申请。申请人填写申请表及提交资料。2.审核。审核申请人提交的材料,符合条件的予以受理。3.收取鉴定费。4.劳动能力鉴定部门对申请人进行医学检查。5.劳动能力鉴定部门组织鉴定。6.根据鉴定结果作出鉴定结论。7.申请人领取鉴定结论。
未经工伤认定这一程序的,不能进行劳动能力鉴定。工伤职工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由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提供工伤认定决定和职工工伤医疗的有关资料,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劳动能力鉴定申请。
工伤保险与工伤鉴定是没有联系的,也就是说没有工伤保险也不影响工伤鉴定的正常进行。只要是符合《工伤保险条例》中关于工伤认定的法定条件,就可以向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申请工伤认定。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规定,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首先是劳动关系证明:虽然没有签订劳动合同,但只要证明存在事实劳动关系,仍然可以按照工伤赔偿的标准进行赔偿:实际劳动关系证明:事实劳动关系是指没有书面合同或者有效书面合同,而形成的劳动用工关系和口头约定的劳动用工关系。事实劳动关系的确认需要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