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1.02
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
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时候犯罪,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视情况分别讨论。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因为这时他具有与正常人同样的行为能力;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判断一个人是否属于间歇性精神病人,也必须根据刑
患有精神病或先天痴呆症的妇女,缺乏正常的认识能力与意志能力,不能正常表达自己的意志。所以,行为人明知妇女是精神病患者或痴呆者(程度严重的),而非法与之发生性交的,不管使用什么手段,也不问妇女是否“同意”,均应以强奸罪论处。如果行为人确实不知
精神病人也不是绝对不能结婚的。但是,要在疾病痊愈或稳定一段时间后(一般病情缓解2年以后再考虑),而且婚前应与配偶讲清楚,取得对方的理解,婚后可以更好的互相关心,照顾。免得一旦病情波动,影响夫妻生活,徒增双方心理上的压力,精神上的痛苦。另外,
精神病人能结婚。禁止结婚的情形只有双方为近亲的情形。根据《民法典》规定,直系血亲或者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禁止结婚。血亲主要是源于同一祖先、具有血缘关系的亲属,又称自然血亲。自然血亲基于出生而发生。
精神病患者属于无民事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办理婚姻登记婚姻登记机关是不予受理的。精神病患者不能协议离婚,必须通过诉讼,让法院来判决。男女一方要求离婚的,可由有关部门进行调解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提出诉讼,可以由本人亲自出庭或请代理
有权利。需要对疾病进行鉴定,如果该疾病属于无效婚的情形,则不需要离婚,婚姻无效。否则需要起诉解决。其中第三条规定了夫妻一方如果患有精神病的,另一方可以起出离婚。
婚前隐瞒了精神病,婚后经治不愈,或者婚前知道对方患有精神病而与其结婚,或一方在夫妻共同生活期间患精神病,久治不愈的,视为夫妻感情确已破裂。一方坚决要求离婚,经调解无效,可依法判决准予离婚。据此规定,配偶患有精神病的情形有三种情况: (一)婚
精神病能离婚。但可以办理离婚登记,只能由其除配偶外的其他监护人代为诉讼离婚。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办理离婚登记的当事人存在未达成离婚协议、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等情况的,婚姻登记机关不予受理。故可判断,精神病人只能通过诉讼离
夫妻一方有精神病应该诉讼离婚,如果是间歇性精神病人,可以在精神正常的时候起诉离婚,否则精神病人起诉离婚的,需要先变更监护人,再通过监护人向人民法院诉讼离婚。
由于精神病人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所以也就不能通过在民政部门办理协议离婚的方式进行离婚,只能通过诉讼方式离婚。 法院在审理离婚案件的标准是双方夫妻感情是否破裂,因此双方只要符合夫妻感情破裂的理由,法院都会依法准予离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