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0.12
合同债务的附随义务根据功能的不同,附随义务可分为两类: 1.促进实现主给付义务,使债权人的给付利益获得最大可能的满足,即辅助功能。例如,花瓶之出卖人妥善包装花瓶,使买受人安全携带。 2.维护对方的人身或财产的利益,即保护功能。例如,独资企业
1、通知义务。通知义务又称告知义务,是指债务人负有对有关债权人利益的事项的通告使其知晓的义务。 2、协助义务。协助义务又称为协作义务,指合同当事人应互为对方行使合同权利,履行合同义务提供照顾和便利,促使合同目的圆满实现。 3、保密义务。保密
合同终止后的附随义务有通知义务、协助义务、保密义务、旧物回收等,当事人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 根据2021年实施的《民法典》第五百零九条第一、二款规定,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 当事人应当遵循诚信原则,根据
承揽合同附随注意义务是为了使承揽人及时完成工作成果,定作人应依约定及按诚实信用原则,积极协助承揽人工作。定作人不履行协助义务的,承揽人有权顺延履行期限,并在定作人对所提供的不符合要求的原材料及图纸等拒绝补正时有合同解除权。
1、通知义务。通知义务又称告知义务,是指债务人负有对有关债权人利益的事项的通告使其知晓的义务。 2、协助义务。协助义务又称为协作义务,指合同当事人应互为对方行使合同权利,履行合同义务提供照顾和便利,促使合同目的圆满实现。 3、保密义务。保密
附随义务是在双方签订合同,合同生效后形成的。附随义务也是现在人们在合作过程当中普遍默认的,但基本上也不能单独的针对附随义务提起诉讼。关于附随的义务有:第一个:它有通知的义务,意思就是合同中对对方有利益影响的内容,须告知对方;第二个义务是合同
附条件合同附随义务的规定,具体如下: 1、合同附随义务是合同义务的扩大; 2、附条件合同附随义务一般是指,合同当事人在按照约定全面履行给付义务的同时,必须履行通知、减损、协助、保密等与合同有关的义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当
1、通知义务。通知义务又称告知义务,是指债务人负有对有关债权人利益的事项的通告使其知晓的义务。 2、协助义务。协助义务又称为协作义务,指合同当事人应互为对方行使合同权利,履行合同义务提供照顾和便利,促使合同目的圆满实现。 3、保密义务。保密
合同终止后的附随义务有通知、协助、保密的义务。合同权利义务终止后,一方当事人应当将有关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的情况通知另一方当事人。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后,当事人应当协助对方处理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的善后事务。保密指保守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合同约定
合同附随义务指合同当事人按照约定全面履行给付义务的同时,必须履行通知、减损、协助、保密等与合同有关的义务。包括: 1、通知义务; 2、说明义务; 3、协助义务; 4、照顾义务; 5、保密义务; 6、保护义务。 根据2021年生效的《中华人民
合同附随义务包括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通知义务是指债务人负有对有关债权人利益的事项的通告使其知晓的义务;协助义务是指合同当事人应互为对方行使合同权利,履行合同义务提供照顾和便利;保密义务是指当事人一方对于知晓的对方的商业秘密或要求保密的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