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1.11.03
企业改制亦称'企业改组'。在中国,指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和乡镇企业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及其他法律法规的规定,从传统的组织制度改组为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公司制的过程。其目的,是为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企业运行机制的转换,促进资源的有
外资企业,在我国法律上指的是外国投资者与其他投资者共同在中国境内设立,外国投资者通过受让、继承等方式取得中国境内企业的股份、股权、财产份额等形式设立的企业。
中小企业,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人员规模、经营规模相对较小的企业,包括中型企业、小型企业和微型企业。中型企业、小型企业和微型企业划分标准由国务院负责中小企业促进工作综合管理的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根据企业从业人员、营业收入、
中小企业是指人员规模、经营规模相对较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中型企业、小型企业和微型企业。且中型企业、小型企业和微型企业划分标准根据企业从业人员、营业收入、资产总额等指标予以确认。
企业合并包括一个企业或其一部分被另一个企业所吸收或几个企业合并为一个新的企业。企业合并后,因合并而消灭的企业对第三人的债权债务,全部由合并企业承担。 如果只是企业的一部分被其他企业吸收,则此企业债权债务关系由存续的企业部分与合并了部分该企业
企业法人是指具有符合国家法律规定的资金数额、企业名称、章程、组织机构、住所等法定条件,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经主管机关(工商部门)核准登记取得法人资格的社会经济组织,例如有限责任公司即是企业法人。
监事是公司企业中常设的监察机关的成员,又称“监察人”。与股东和董高的权利不同,监事或者监事会的主要职能是负责检查公司的财务状况、监督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职务执行情况、以及履行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监察职责。根据公司法第51条的规定,股东人数较少或
合伙企业是指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依照本法在中国境内设立的普通合伙企业和有限合伙企业。设立合伙企业应当有二个以上合伙人;有书面合伙协议;有合伙人认缴或者实际缴付的出资;有合伙企业的名称和生产经营场所。
企业并购的定义是指企业以一定的经济方式取得其他法人产权的行为。并购的方式包括股权收购、公司合并以及资产收购。公司合并,应当由合并各方签订合并协议,并编制资产负债表及财产清单。
小微企业是指不超过3000万元、从业人数不得超过100人的工业企业,以及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50万元的企业。从业人员2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3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法人具有以下一般特征: 1、法人不是人,法人是社会组织在法律上的人格化,是法律意义上的'人',而不是实实在在的生命体。 2、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法
三资企业是指在中国境内设立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商独资经营企业。外国合营者可以遵循平等互利的原则,经中国政府批准,在中国境内举办合营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