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2.15
民事诉讼管辖种类: 一、法定管辖,包括级别管辖,地域管辖以及协议管辖; 二、裁定管辖,是指人民法院以裁定的方式确定案件的管辖。具体有移送管辖,指定管辖和管辖权的转移
民事诉讼中止的情形包括: 1、一方当事人死亡,需要等待继承人表明是否参加诉讼的; 2、一方当事人丧失诉讼行为能力,尚未确定法定代理人的; 3、一方当事人因不可抗拒的事由,不能参加诉讼的; 4、其他应当中止诉讼的情形。
附带民事诉讼的条件: 1、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法定代理人符合法定条件; 2、有明确的被告; 3、有请求赔偿的具体要求和事实根据; 4、被害人的物质损失是由被告人的犯罪行为造成的; 5、属于人民法院受理附带民事诉讼的范围。
民事诉讼的抗辩权包括: 1、按权利是否从属于主债权而存在,可以分为独立抗辩权和从属抗辩权。 2、按权利行使效力的强弱不同,可以分为永久抗辩权和一时抗辩权。 3、抗辩权按其是依法律规定或当事人的约定而生,可以分为法定抗辩权和约定抗辩权。
民事诉讼需要起诉状以及与案件相关的证据材料,在民事诉讼中,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需要提供相应的证据,法律规定的证据包括当事人陈述、书证、物证、证人证言等。
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条件应有: (1)刑事诉讼已成立; (2)被告人被指控为犯罪的行为对被害人或国家造成了损失,包括物质损失和精神损失; (3)在刑事诉讼中,有赔偿请求权的人提出了赔偿要求。
民事诉讼立案标准如下: 1、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2、有明确的被告; 3、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4、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
民事诉讼中原告资格,指民事诉讼法所规定的特定诉讼主体在民事诉讼法律关系中所具有的法律地位或充当的法律身份.民事诉讼中对原告资格规定为: 1、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2、有明确被告; 3、有具体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证据包括: (一)当事人的陈述; (二)书证; (三)物证; (四)视听资料; (五)电子数据; (六)证人证言; (七)鉴定意见; (八)勘验笔录。证据必须查证属实,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
民事诉讼中一般有下列侵权行为: 1、侵害他人财产权的侵权行为; 2、侵害他人人身的侵权行为; 3、侵害他人人格利益的侵权行为; 4、侵害他人知识产权的侵权行为; 5、侵害他人身份权的侵权行为。
对于民事诉讼时效3年的内容: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