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7.25
税务局应当告知当事人有听证的权利,当事人要求听证的,应当组织听证,听证应当公开进行,并由与案件无利害关系的人担任主持人,调查人员提出当事人违法的事实、证据和行政处罚建议;当事人进行申辩和质证,听证结束后制作笔录,由当事人签字盖章。
我国的公安机关行政处罚裁量标准如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情节较重”: (一)多次扰乱单位秩序的; (二)扰乱单位秩序过程中故意损毁办公用具、设施,或者损毁重要文件、档案等材料,无法弥补的; (三)无理推拉、纠缠、辱骂、围攻他人,造成一定
行政机关作出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或者执照、较大数额罚款等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当事人要求听证的,行政机关应当组织听证。当事人不承担行政机关组织听证的费用。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要求听证的,应当在行政机关告知后三日内提出
一般来说,如果是要进行举行听证会的,首先是由于企业或者是店铺违反了《环境保护法》或者是环境保护条例中的相关内容,被责令进行停产停业,然后进行听证,是否进行停产停业。
受到较大数额的罚款,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营业执照等情况,可以适用行政处罚听证程序,这项程序需要受罚当事人自己提出,行政机构受理之后,认为需要组织听证的,会告知当事人听证的时间、地点。
举行听证的条件有: 1.当事人对事实的认定确有不同意见又有听证意愿的; 2.案件情况重大复杂的; 3.通过公开举行听证利于教育公民自觉守法的。
行政处罚法的主体是:享有立法权并经法律明文规定,或者授权的国家机关。行政执法主体一般是指,行政执法活动的承担者。行政执法主体是享有国家行政权力,实施行政活动,能以自己的名义实施行政管理活动,承担其行为所产生的法律责任的组织。包括行政机关和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明确了,行政处罚的主体有以下三类: 1、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行政机关具有行政处罚权,必须由法律、法规、规章明确规定,必须在法定职权范围内实施; 2、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有权按授权的范围实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规定行政处罚的对象是: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政违法者,且具有一定的责任能力。行政处罚是触犯了行政法规规范的人,可能需要承担的,对于这些民事主体。如果是被责令需要承担相应的处罚,则需要履行自己应尽的义务,但是根据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