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7.07
制造伪劣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
生产伪劣产品罪立案有四种情形: 1、犯此罪,如果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 2、如果销售金额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
制造伪劣产品罪的四要件: 1、主体要件:主体是个人和单位; 2、主观要件:主观上表现为故意; 3、客体要件:客体是国家对普通产品质量的管理制度; 4、客观要件:在客观方面表现为销售者违反国家的产品质量管理法律、法规,销售伪劣产品的行为。
《刑法》规定的不是制造伪劣产品罪,而是生产伪劣产品罪。犯此罪既遂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销售金额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销售金额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二百万元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
制造伪劣产品罪的成立条件是:主体是具有完全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或单位;主观上是直接故意;客体是国家对普通产品质量的管理制度;客观上行为人实施了制造伪劣产品的行为。
此罪的构成要件是: 1、客体要件: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普通产品质量的管理制度; 2、客观要件:在客观方面表现为生产者违反国家的产品质量管理法律、法规,生产伪劣产品的行为; 3、主体要件:犯罪主体是个人和单位; 4、主观要件:为故意。
《刑法》中关于制造伪劣产品罪的量刑规定为: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销售金额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生产伪劣产品罪,是指生产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
制售假冒伪劣口罩和防护服的是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刑法》第一百四十条规定: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
我国刑法规定的毒品犯罪罪名: 1、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 2、非法持有毒品罪。 3、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 4、窝藏、转移、隐瞒毒品、毒赃罪。 5、走私制毒物品罪。 6、非法买卖制毒物品罪。 7、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罪。 8、非法买卖、
在我国行政拘留15天一般不能提前释放,只能申请暂缓拘留。申请暂缓拘留需要被拘留人一并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并依法提供保证人或交纳保证金。 申请暂缓执行行政拘留保证金是按每日行政拘留二百元的标准交纳。被处罚人申请暂缓执行行政拘留还需要
已销售的侵权产品的价值,按照实际销售的价格计算,制造储存运输和未销售的侵权产品的价值,按照标价或者已经查清的侵权产品的实际销售平均价格计算。侵权产品没有标价或者无法实际查清。销售价格的,按照被侵权产品的市场中间价格计算。
经营者提供商品有欺诈行为的,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经营者提供商品,造成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人身伤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为治
销售侵权复制品罪的犯罪构成: (一)主体要件:主体是一般主体; (二)主观要件:在主观方面只能是故意; (三)客体要件:客体是著作权人的著作权和著作权管理制度; (四)客观要件: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表现为以营利为目的,销售明知是《刑法》第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