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2.03
拘留以后,一般是在三天、七天、或者一个月报请检察院批准逮捕。检察院在审核后会做出批准逮捕或不予批准逮捕的决定。如果检察院认为证据还不够充足,可能做出不予批准逮捕额决定,那么对需要逮捕而证据还不充足的,可以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也就是说不批捕
一旦刑事拘留不一定说明掌握了证据。被刑事拘留不一定就是有确凿证据,依照相关法律规定会被刑事拘留的条件有: 1、有一定的证据证明现行犯、重大嫌疑分子正在预备犯罪、实施犯罪,或者犯罪后立刻被发觉的; 2、遭受犯罪行为直接侵害的人或者在犯罪现场亲
如果没有任何证据,是不可以刑事拘留的,拘留最起码就有初步的证据。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必须有一定的证据,才能进行刑事诉讼,包括拘留,如果认为无罪,应该委托律师辩护,有关证据,在诉讼过程中可以审理。证据是拘留的前提,如果经审理认为证据不足或
刑拘证据不足的,公安机关要进行补充侦查。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五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审查案件,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法庭审判所必需的证据材料;认为可能存在本法第五十六条规定的以非法方法收集证据情形的,可以要求其对证据收集的合法
法律规定刑事拘留的时间最长为37天,之后要么逮捕继续侦查取证,要么无罪放人,要么需要继续侦查的,就可以变更强制措施继续调取证据。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总计起来计算拘留最长就是37天,超过三十七天是肯定不能拘留的,实践中会改变强制措施,很有可能
事拘留37天证据不足如何处理,具体讲,可以分为下列三种情形:第一种情形是无罪或者证据不足的情形,也就是说,没有证据证实或者证据不足以证实其所涉的罪行的,应该无罪释放。第二种情形是罪轻,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但要追究行政责任的,处以行政拘留。第
刑事拘留37天证据不足的处理方法为:1、如果是属于证据不足的情形,那么应该无罪释放;2、如果是证据不足需要继续侦查的,那么可以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公安机关接到人民检察院不批准逮捕的通知后,一方面应该立即放人,另一方面公安机关要把放人的执行
对于刑事诉讼证明标准,我国刑事证明标准为“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一般认为对此应做如下理解: (1)据以定案的证据均已查证属实。 (2)案件事实均有必要的证据予以证明。 (3)证据之间、证据与案件事实之间的矛盾得到合理的排除。 (4
公安机关要采取拘留,必须要有犯罪嫌疑人犯罪证据,但以下情形除外: 1、行为人预备犯罪、正在犯罪或犯罪后立刻被发现的; 2、被害人或他人指认其犯罪; 3、有自杀、逃跑行为的; 4、灭失或伪造证据及可能串供的; 5、身份不明; 6、行为人有流窜
关于刑事拘留的证据标准,具体拘留的对象是现行犯或者是重大嫌疑分子。现行犯是指正在实施犯罪的人,重大嫌疑分子是指有证据证明具有重大犯罪嫌疑的人,具有法定的紧急情形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