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2.20
构成战时拒绝、逃避服役罪的要件有: 一、本罪侵犯的直接客体是兵役管理活动。犯罪表现为在战时拒绝、逃避服兵役,情节严重的行为。 二、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成为本罪主体。 三、本罪主体一般是年满
走私文物罪指的是单位或个人违反海关法规和文物保护法规,运输、携带、邮寄国家禁止出口的文物出境的行为。行为人犯此罪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没收财产;情节较轻的,处五年以下有
执行判决失职罪的特征有: 1、本罪侵犯的对象是司法活动的公正性和司法机关的威信; 2、本罪客观上表现为司法人员在执行判决裁定活动中,严重不负责任,不依法采取诉讼保全措施,不履行法定执行职责,给当事人或者其他人的利益造成重大损失; 3、本罪的
共同犯罪的主体必须是二个以上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
不算。因为犯罪预备与犯罪未遂的区别在于犯罪预备是没有着手实施犯罪行为而未遂相反。依照刑法第23条规定犯罪未遂是已经着手实施犯罪但由于意志以外因素导致没有达成犯罪目的。因此,在犯罪预备阶段不能成立犯罪未遂。
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都是故意犯罪的完成形态。不管是犯罪未遂还是犯罪中止,都是故意犯罪没能最终完成,没有达到犯罪行为人期望的犯罪后果的情形。但两者还是存在明显区别的。犯罪未遂是指犯罪分子已经着手实行犯罪,但是由其主观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情形
犯罪未遂也是犯罪成立,只是没能既遂。根据《刑法》第二十三条,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根据我国刑法的有关规定,犯罪预备不成立未遂。因为犯罪预备是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阶段,此时犯罪还未开始实施。而犯罪未遂是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两者是犯罪的不同阶段,因此犯罪预备不能成立未遂。《中华人
是。犯罪未遂的前提是犯罪已经成立。犯罪未遂是犯罪行为的,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对于犯罪未遂的认定情况,应当结合实际来进行处理,并且必须在符合犯罪未遂的条件下才可以按照犯罪未遂的情况来进行量刑处理,由司法机关来进行处理。
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最根本的区别是:犯罪未遂是因为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导致犯罪未得逞;犯罪中止是因为犯罪分子不愿意再犯罪而导致犯罪未得逞。犯罪未遂是指已经着手实施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情况。如因被害人的反抗或者警察到来
犯罪未遂不包括犯罪中止,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是两个不同的状态。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
犯罪预备和犯罪未遂本质区别在于发生阶段不同。犯罪预备发生在犯罪行为尚未着手之前,犯罪未遂发生在犯罪行为已经着手但尚未结束之间。犯罪预备又称预备犯,是指为实施犯罪而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犯罪未遂又称未遂犯,是指已经着手实行犯罪,只是由于犯
犯罪未遂的分类是:以犯罪实行行为是否已经实行终了为标准,分为实行终了的未遂与未实行终了的未遂。以行为的实行客观上能否构成犯罪既遂为标准,分为能犯未遂与不能犯未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