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2.20
渎职侵权犯罪的构成要件具体包括: 1、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 2、客观方面表现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或者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玩忽职守,致使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3、犯罪主体限定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4、主观方面大多数出于
侵犯著作权罪的构成要件: 1、客体是国家的著作权管理制度以及他人的著作权和与著作权有关的权益。 2、客观方面表现为侵犯著作权和与著作权有关权益,情节严重的行为。 3、主体为一般主体。 4、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刑法》第二百一十七条规定,以
犯罪构成要件包含犯罪主体、犯罪的主观方面、犯罪的客观方面、犯罪客体;是指对行为的性质及其社会危害性具有决定意义,而且是该行为成为犯罪所必需的那些事实特征。
犯罪构成的一般要件会包括: 1、主体要件,是指实施犯罪行为的人,包括自然人或单位; 2、客体要件,是刑法所保护而为犯罪所侵犯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 3、主观要件,犯罪主体对其实施的犯罪行为及其结果所具有的心理状态; 4、客观要件,是指犯罪行为
名誉权主要表现为名誉利益支配权和名誉维护权。名誉利益支配权即利用自己的良好的名誉获得更多的利益。侵权人用语言或行动,公然损害他人人格、毁坏他人名誉,或者捏造并散布某些虚假的事实,破坏他人名誉的行为,致使受害人社会评价降低的,应认定属于侵害名
关于债权人撤销权的性质,一般认为它系附属于债权上的一种权利,属于实体法的上权利。构成要件如下:1.债权人对债务人必须存在有效的债权。2.债务人实施了一定的处分财产的行为,且发生法律效力。3.债务人处分财产的行为必须害及债权,可能致使债权人的
债权人撤销权的成立要件可分为客观要件与主观要件。并且依债务人所为的行为是否有偿而有所不同。 1、撤销权成立的客观要件为债务人实施了危害债权的行为; 2、债权人撤销权成立的主观要件,是债务人与第三人主观上有恶意。 对于撤销权的主观要件,依债务
债权人代位权构成要件是:债权人与债务人的债权债务关系是合法有效的,债务人与相对人的债权债务关系是合法有效的,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债权导致债权人的到期债权无法实现等。
债权人撤销权的构成要件如下: 一、客观要件:债务人实施了危害债权的行为。 1、债务人实施了减少财产的处分行为。 2、债务人的处分行为害及债权人的债权实现。 3、该处分行为必须是纯粹的财产行为,身份行为即使导致债务人的财产减少也不能进行撤销。
侵犯商业信誉的行为主要包括故意捏造和散布虚假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和商品信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其他严重情节。 侵犯商业信誉的犯罪构成包括: 1、主体要素,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 2、主观要素,主观方面是故意; 3、对象要素,侵犯的对象是
要约的构成要件有四个: (一)要约是特定合同当事人的意思表示。发出要约的目的在于订立合同,要约人必须使接收要约的相对方能够明白是谁发出了要约以便作出承诺。因此,发出要约的人必须能够确定,必须能够特定化。 (二)要约必须向要约人希望与之缔结合
非法侵害国有资产情节严重的,构成出售国有资产罪、私分国有资产罪。犯前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犯后罪的,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