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7.29
对于当事人作出的应当受行政处罚的行为,行政机关一般需在十五日内立案。如果行政机关认为符合立案条件的,会在十五日内作出立案的决定;如果认为不符合的,则会作出不予立案的决定;但是情况特殊的,则可延长十五个工作日来作出立案决定。
扣押财物不属于行政处罚,扣押财物属于行政强制措施。根据《行政强制法》第九条,行政强制措施的种类: (一)限制公民人身自由; (二)查封场所、设施或者财物; (三)扣押财物; (四)冻结存款、汇款; (五)其他行政强制措施。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违法案件立案后什么时候给予行政处罚是没有具体规定的,一般是行政机关调查结束后作出是否处罚的决定。我国法律规定,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前款规定的期限,从违法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
立案之后撤案就是刑事案件的撤销,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 (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二)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三)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行政处罚决定依法作出后,当事人应当在行政处罚决定的期限内予以履行,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行政处罚不停止执行,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满十四周岁的可以进行行政处罚,但是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二十五条:不满十四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不予行政处罚,责令监护人加以管教;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
行政案件不是只有受理没有立案。人民法院对行政诉讼案件,不能当场判定是否符合规定的起诉条件的,应当接收起诉状,出具注明收到日期的书面凭证,并在七日内决定是否立案。不符合起诉条件的,作出不予立案的裁定。
行政裁决案件是可以申请行政复议的。《行政复议法》规定,除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处分或者其他人事处理决定不能被申请行政复议外,其他被当事人认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行政行为均可据此申请行政复议。
公安机关对于违法行为人所作出的治安处罚是属于行政处罚的范畴的,但范围要更小一些。根据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治安管理处罚的种类包括有警告;罚款;行政拘留;吊销公安机关发放的许可证等。
法院受理案件的流程: 1、起诉原告向法院起诉,应递交起诉状和有关的证据材料,并按照被告人数递交诉状副本和证据副本;同时填写诉状清单一式二份,一份交法院,一份原告留存。原告在递交起诉状时,为公民(自然人)的应附交个人身份证明;为企业、机关、事
行政处罚立案时间规定: 1.一般情况下,7个工作日。即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当自收到投诉、申诉、举报和其他机关移送、上级机关交办的材料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予以核查,并决定是否立案。 2.特殊情况下,15个工作日。即在线索材料所涉及的情况复杂,工商
行政处罚的立案时间是七个工作日内。例如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当自收到投诉、申诉等材料之日起的七个工作日内予以核查,并决定是否立案;但特殊情况下,可以延长至十五个工作日。
行政处罚不予立案依据如下: 1、主动消除或者减轻违法行为危害后果的; 2、受他人胁迫有违法行为的; 3、配合行政机关查处违法行为有立功表现的; 4、其他依法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的。 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不予行政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