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7.29
提起行政诉讼后,满足立案条件便可以立案,立案条件有原告适格; 有明确的被告; 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根据; 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
根据规定刑事案件转为行政处罚:公安机关在办理行政案件过程中,发现同一违法行为涉嫌犯罪的,如果行政案件尚未结案,可以直接转为刑事案件办理,无需履行撤销手续。如果行政案件已经作出处罚决定,应当先行撤销行政处罚,再转为刑事案件办理。
对于公安机关已经立案追诉的案件,一般是不会再进行行政处罚的。公安机关在侦查完毕后,一般会交由人民检察院对其提起公诉,由人民法院对其进行审判,处以相应的刑事处罚。
违法行为人若被行政机关处以行政处罚之后,若发现其行为构成犯罪的,则可以由公安机关进行刑事立案。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
行政处罚不可以拒绝,对行政处罚不服的,可以申请行政复议或者行政诉讼。《行政处罚法》第四十五条规定,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行政处罚不停止执行,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当事人对行政处罚不得拒绝,不服的,可以申请行政
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处罚必须进行公开。行政处罚的原则之一就是公正、公开的原则。并且行政机关对违法行为给予行政处罚的法定依据必须公布;如果未经公布的,不得作为行政处罚的依据。
行政处罚可以撤销,但必须符合一定条件才能撤销。 行政处罚属于行政行为,撤销行政行为的条件:行政合法要件缺陷。合法的行政行为有三个要素:主体合法、内容合法、程序合法。如果任何行政行为缺失其中一个或一个以上的要都是可撤销的行政行为;行政行为不当
可以撤销的。行政行为撤销的条件: (1)行政行为合法要件缺损。合法的行政行为具备主体合法、内容合法、程序合法三要素,任何行政行为如缺损其中一个或一个以上要件,该行政行为就是可撤销的行政行为。 (2)行政行为不适当。不适当的行政行为也是可撤销
行政处罚应该在十五个工作日内立案。例如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收到违法行为的材料后,需要在十五个工作日内予以核查,并决定是否立案;但特殊情况下,可延长十五个工作日来作出立案决定。
行政处罚案件一般应该在十五日内立案。例如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在发现违法事实或者收到举报材料后,应在十五日内予以核查,并作出是否立案的决定;如果符合立案条件的,应当予以立案;如果不符合的,则作出不予立案的书面决定。
立案是行政处罚的一般程序的第一个步骤,一般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自收到投诉、申诉、举报、其他机关移送、上级机关交办的材料之日起七个工作日内予以核查,并决定是否立案殊情况下,可以延长至十五个工作日内决定是否立案。 对于不予立案的投诉、举报、申诉,
违法行为人被认定为构成犯罪,先前被处以行政处罚的罚款的,一般可以抵扣人民法院所判处的罚金刑罚。《行政处罚法》规定,违法行为构成犯罪,人民法院判处拘役或者有期徒刑时,行政机关已经给予当事人行政拘留的,应当依法折抵相应刑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