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9.23
经济诉讼是指人民法院在经济纠纷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审理和解决经济纠纷案件的诉讼活动,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诉讼法律关系的总和。经济诉讼的任务是保护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保证人民法院查明事实,分清是非,正确适用法律,及时审理经济纠纷案件,
经济纠纷,又称经济争议,是指平等主体之间发生的,以经济权利义务为内容的社会纠纷。经济案件的处理主要有仲裁和诉讼两种方式。仲裁是指双方当事人在纠纷发生之前或者发生之后达成书面的仲裁协议,自愿将他们之间的纠纷提交给双方同意的仲裁机构进行审理并作
出现民事经济纠纷时,当事人处理方式有: 1、协商处理。当事人在友好的基础上,通过相互协商解决纠纷。 2、可以申请仲裁。可根据合同中规定的仲裁条款或双方在纠纷发生后达成的仲裁协议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3、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受理平等主体的
合伙经济纠纷处理的方式: 1、如果纠纷引起公安纠纷或民事纠纷,也可以报警处理。当事人作为平等民事主体之间的经济纠纷,适用仲裁或民事诉讼解决; 2、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通过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
一般的经济纠纷诉讼时效是3年,从权利受到侵害时起计算,符合条件的可以中止、中断、或延长。下列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一年: (一)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二)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三)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四)寄存财物被丢失或者损毁的。诉讼时效中断
根据相关规定,起诉程序为: 1、准备好起诉状及相关材料到法院立案起诉; 2、符合立案条件的,法院会在立案后5个工作日内将起诉状副本送达给另一方; 3、庭前调解; 4、调解不成的,开庭审理; 5、等候判决。
提起民事诉讼的时候,诉讼费用由起诉方预交。但并不一定由起诉方承担,如果是债务纠纷、违约纠纷等的诉讼费用,一般则败诉方承担。部分胜诉、部分败诉的,法院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决定当事人各自负担的诉讼费用数额。二审改判,诉讼费负担二审法院改变一审法院
我国人民法院对于当事人所因经济纠纷所提起的民事诉讼,产生的诉讼费按照我国《诉讼费用交纳办法》的规定进行收取:不超过1万元的,每件交纳50元;超过1万元至10万元的部分,按照2.5%交纳;超过10万元至20万元的部分,按照2%交纳;超过20万
经济纠纷诉讼时效是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
经济纠纷起诉如下: 1、起诉和受理,法院将根据起诉书的情况来决定是否受理案件,对不符合法律要求的案件人民法院有权选择不予受理; 2、审理准备; 3、开庭; 4、判决和裁定,法庭辩论终结后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做出判决。 一、起诉状应当记明下列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