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08
判处拘役6个月并不是有期徒刑,而是判处拘役,拘役和有期徒刑都是刑事处罚措施的主刑之一,但两者是不一样的。拘役指短期剥夺罪犯人身自由,就近拘禁并强制劳动的刑罚。在中国是主刑之一,拘役的期限为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数罪并罚时最高不能超过1年。
判决发生法律效力后执行。下列判决和裁定是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 (一)已过法定期限没有上诉、抗诉的判决和裁定; (二)终审的判决和裁定; (三)最高人民法院核准的死刑的判决和高级人民法院核准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判决。
对于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一般采取的是拘留所服刑,具体在哪个拘留所,这个一般是就近原则,离那里近就在那里,当然本地有拘留所,就关押在本地拘留所服刑就行,当然现在基本上每个县都有拘留所了,基本上都是在本地服刑,对于拘役类刑罚,其实灵活性比较大,
拘役是我国刑法规定的一种较轻的刑罚方式。刑期幅度为一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在拘役执行期间,罪犯每月可以回家1至2天;参加劳动的,可以酌量发给报酬。 另外对被判处拘役的罪犯可以宣告缓刑,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最少不能少于2个月。
判处6个月拘役的罪犯,满足以下条件的,可以监外执行: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的,或者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或者生活不能自理,适用暂予监外执行不致危害社会的情形的,可以暂予监外执行。如果没有上述情形,不得监外执行。
对于被人民法院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其刑事处罚应当在拘役所内进行执行。拘役是对犯罪分子短期剥夺人身自由,并由公安机关实行就近关押改造的刑罚方法。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由公安机关就近执行。
由公安机关就近执行。法律规定,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由公安机关就近执行。在执行期间,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每月可以回家一天至两天;参加劳动的,可以酌量发给报酬。
1.拘役的期限为一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数罪并罚不得超过一年2.减刑以后实际执行的刑期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3.判处拘役、管制的罪犯,符合减刑条件的,可以酌情减刑
拘役六个月缓刑一年有案底。一般情况下,人民法院会在判决生效后,将判决书邮寄到被告人的户籍所在地公安机关,由当地公安机关永久保存。案底是刑事犯罪记录,必须法院判刑以后才会有案底。
拘役在公安机关就近的看守所执行,拘役是对犯罪分子短期剥夺人身自由,并由公安机关实行就近关押改造的刑罚方法。在执行期间,受刑人每月可以回家一天至两天;参加劳动的,可以酌量发给报酬。
拘役一个月缓刑两个月由公安机关就近执行,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如果没有撤销缓刑的情形,缓刑考验期满,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