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2.14
不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劳动监察指令书。劳动监察是指法定专门机关代表国家对劳动法的遵守情况依法进行检查、纠举、处罚等一系列活动。劳动监察指令书不属于可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的具体行政行为,人民法院对此类案件不予受理。
不服责令改正通知书可以提起行政诉讼,我国《行政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的下列诉讼: (一)对行政拘留、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产停业、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罚款、警告等行政处罚不服的; (二)对限制
劳动监察投诉书应写明下列内容:投诉人的姓名、住所、联系方式;被投诉单位的名称、住所、其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的姓名、职务;投诉的具体事项;希望劳动监察部门进行调查处理的意思表示;以及本人的签名、盖章和投诉的日期等。
1、标题。写明行政起诉状; 2、开头分别写明原告和被告的有关情况; 3、正文内容包括诉讼请求、事实与理由、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地址; 4、最后写上签名和日期。
劳动监察行政不作为起诉状中要写明的信息有标题,原告和被告的身份信息,诉讼请求,简明扼要的说明劳动监察单位行政不作为的事实和理由,结尾写清递交诉状的法院,原告的名字和起诉的时间。
限期改正的指令书,可以提起行政复议。如果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限期改正的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在六十日内,依法向行政复议机关提出复议申请。该期限从上述主体知道行政处罚决定之日起开始计算。
交通事故认定书不能行政诉讼。对交通事故认定书不服,可以在收到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之日起三日内,向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申请复核,而且复核以一次为限。申请复核的时候要明确请求以及理由和主要证据。
派出所可以作为行政诉讼的被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告。派出所可以作出行政行为,当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定派出所作出的行政行为侵犯其权益提起诉讼的,派出所会成为行政诉讼的被告。
根据《行政诉讼法》的有关规定,结合案件的实际情况,原告可以按下列几种情况确定以哪个行政机关作为被告:1.直接起诉的案件,作出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机关是被告。直接起诉,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未申请复议,而直接依法向
交通事故认定书不能行政诉讼,如果是指侵权纠纷的民事诉讼超出诉讼期的,当事人可以与对方协商让其自愿履行,因为诉讼时效期间届满的,义务人可以提出不履行义务的抗辩。
行政许可,是指在法律一般禁止的情况下,行政主体根据行政相对方的申请,经依法审查,通过颁发许可证、执照等形式,赋予或确认行政相对方从事某种活动的法律资格或法律权利的一种具体行政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