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5.31
拆迁安置的方式,主要表现为两种:一种是原地安置,另一种是异地安置,具体应由当事人协商解决。拆迁人应当向被拆迁人或者房屋承租人支付拆迁补助费。 过渡期内,被拆迁人或者房屋承租人自行安排住处的,拆迁人应当支付临时安置补助费;被拆迁人或者房屋承租
(一)土地补偿 作为承租人的企业,其经营场地一般是通过租赁得来。租赁的土地分为租赁国有土地和租赁集体土地两种。 (二)房屋、建筑物补偿 对于房屋、建筑物的补偿,应当以相关房产证明登记的建筑面积为计算标准。 (三)设备重置成新价 《城市房屋拆
拆迁补偿的两种方式是货币补偿或者房屋产权调换。进行货币补偿的需要根据评估机构的评估结果来确定补偿金额,而房屋产权调换的,可以采用价值标准产权置换和面积标准产权置换两种调换方式。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二十一条规定,被征收人可以选
拆迁人和被拆迁人需要在公平合理的基础上,进行货币补偿和产权调换,改善被拆迁人的居住条件。目前,我国有货币补偿和产权调换的两种拆迁补偿方式。货币补偿是指,在拆迁补偿中,双方通过协商让被拆迁人放弃产权,市场评估后,拆迁人对被拆迁人进行货币补偿的
1、房屋补偿费(房屋重置费),用于补偿被拆迁房屋所有权人的损失,以被拆迁房屋的结构和折旧程度划档,按平方米单价计算。 2、周转补偿费,用于补偿被拆迁房屋住户临时居住房或自找临时住处的不便,以临时居住条件划档,按被拆迁房屋住户的人口每月予以补
农村拆迁需要补偿的的内容有很多,包括土地补偿费、青苗补偿费以及安置补助费,具体费用额度根据各个地区经济发展程度不同有所差别。市、县和乡(镇)人民政府有监督安置补助费使用的义务。
1、补偿依据土地法修正草案明确单独补偿农村村民住宅。草案规定,征收农民集体所有土地补偿安置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制定。依照国务院制定的具体办法,省、自治区、直辖市可以规定补偿安置的具体标准。因此各地的补偿方案可能有些许差异。现行第四十七条规定
一、货币补偿 货币补偿是通过不同的法定依据由专业的评估机构对被拆迁房屋进行专业的估价,生成有据可循的多远组成的补偿金额。 二、产权置换 产权置换也被称作产权调换,根据评估方法不同,有两种置换方式。 产权置换分为两种形式: 1、异地安置。 2
征用土地的,应当足额支付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农村村民住宅、其他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等的补偿费用,并安排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费用。一般情况下是由人民政府根据拆迁方案制定并实施的,具体标准各省市不统一。
根据当地的政府规定具体赔偿,每一区域每一块地赔偿标准都不一样,具体需要咨询设区的市政府拆迁小组。例如济南市选择以被安置人口数量作为安置依据的,在充分考虑公共面积分摊的情况下,多层建筑按人均建筑面积40平方米安置,小高层建筑按人均建筑面积43
继承有以下几种方式:遗嘱继承、遗赠、遗赠抚养协议、法定继承。在这4种继承方式中,遗赠扶养协议的效力最高,其次是遗赠,效力最低的是法定继承。法定继承是指在被继承人没有对其遗产的处理立有遗嘱的情况下,由法律直接规定继承人的范围、继承顺序、遗产分
具体标准如下: 1、农村草房补偿1900元/平米; 2、砖瓦房补偿2400元/平米; 3、砖砼结构房屋补偿2800元/平米; 4、二层及及以上楼房补偿3300元/平米,另外房屋附属物等给予等价的补偿。异地安置每户给予2万元的补偿。宅基地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