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4.11
因为我国刑法贯彻罪责自负原则,而不承认团体责任。关于共同犯罪人的分类问题,基本存在两种方法:1.是按共同犯罪人行为的性质和活动分工的特点来分类。2.是根据犯罪分子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来分类。
对共同犯罪人进行正确的分类,是确定共同犯罪人刑事责任的前提,因为我国刑法贯彻罪责自负原则,而不承认团体责任。 关于共同犯罪人的分类问题,基本存在两种方法: 1、是按共同犯罪人行为的性质和活动分工的特点来分类。 2、是根据犯罪分子在共同犯罪中
共同犯罪中的责任判定如下: 1、对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对其他主犯,应当按照其所参与的或者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 2、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3、对于胁从犯,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处
共同犯罪人的分类一般为主犯、从犯、胁从犯、教唆犯。承担刑事责任的方式:主犯按照其所参与的或者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胁从犯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教唆犯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
共同犯罪中行为人的刑事责任应当根据其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确定,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
共同犯罪的刑事责任认定须根据犯罪人在犯罪活动中的角色进行区分。对于主犯而言,主犯须承担其组织、指挥或参与的全部犯罪的刑事责任;对于从犯而言,其应对自己参与的全部犯罪承担刑事责任,但可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对于胁从犯而言,其应当按照其犯罪情节
共同犯罪的责任范围应当根据犯罪分子是主犯还是从犯来确定。主犯要承担其参与的全部犯罪活动所导致的刑事责任。如果是集团犯罪的,对其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从犯按照其参与的罪行以及在犯罪中起到的作用承担刑事责任。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
关于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责任的确定的规定有: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依据年龄。 1、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2、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3、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
1、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称完全刑事责任年龄; 2、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只有在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才应当负刑事责任,称不完全刑事责任年龄; 3、不满14
《刑法》第十五条规定: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犯罪中止的刑事责任的确定: 1、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尤其是预备阶段的中止,社会危害性比较小,大多数情况下都应当免除处罚。 2、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3、在对中止犯处罚时,除看其客观上是否造成危害以及危害程度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