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8.19
判决书下达后有十天的生效期,如果十天内没有上诉,那么判决书已经生效。按照看守所做法,一般一个月统一执行一到两次,所以,执行的时间应该在半个月到一个月。罪犯被交付执行刑罚的时候,应当由交付执行的人民法院在判决生效后十日以内将有关的法律文书送达
法院开庭后多久宣判我国法律没有明确规定,但是如果属于刑事案件一般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如果属于民事案件一般会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宣判。 审结期限,是从立案的次日起至裁判宣告、调解书送达之日止的期间,但公告期间、鉴定期间
简易程序一般是二十日以内下判决书。不适用简易程序的情况: 1、起诉时被告一方下落不明的; 2、发回重审和再审的案件; 3、非诉程序; 4、共同诉讼中一方或双方当事人人数众多的; 5、适用审判监督程序的; 6、涉及国家利益和社会利益的; 7、
劳动仲裁自立案之日起,45日内结案,案情复杂的,经劳动争议仲裁委主任批准,可延长15日;至于开庭多长时间有仲裁裁决书,法律没有规定。只要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邮寄或者通知领取仲裁裁决书,就可以。
一般情况下是从立案之日起,在六个月内做出判决。但是如果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经过高级人民法院批准之后可以延长;如果是高级人民法院受理的一审案件,报最高法批准之后可以延长。
1、民事诉讼开庭时间没有明确规定。人民法院会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 2、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
刑事案件开庭一般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也就是说判决书在三个月内下达。有下列情形的,在上述基础上还可以延长三个月:(一)交通十分不便的边远地区的重大复杂案件;(二)重大的犯罪集团案件;(三)流窜作案的重大复杂案件;(四)犯罪涉及
民事案件开庭之后一般是两个月内会出判决书,案件争议大或者影响大的,出判决的时间就会晚一些,当事人可以给法官打电话询问案件进展,传票上有法官联系方式。 开庭流程如下: 1、正式开庭审理之前,由书记员查明原告、被告、第三人、诉讼代理人、证人、鉴
法律没有规定开庭到判决的时间,但应当在时限内审结。刑事案件普通程序的审限是三个月,复杂的可延长三个月,简易程序审限不超过二十日,可能判有期以上刑罚的,可延长至一个半月。
刑事案件判决后,从接到判决书的第二日起,十日内可以上诉。《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条规定,不服判决的上诉和抗诉的期限为十日,不服裁定的上诉和抗诉的期限为五日,从接到判决书、裁定书的第二日起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