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3.24
行政诉讼费用的负担是指行政案件审理终结后,确定由谁承担诉讼费用。一般情况下,行政诉讼的费用由当事人预交,在案件审结后,按实际费用确定由何方当事人负担。
在我国进行行政诉讼的,相关诉讼费用的具体承担规定包括: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应当收取诉讼费用。诉讼费用由败诉方承担,双方都有责任的由双方分担。收取诉讼费用的具体办法另行规定。
根据《诉讼费用交纳办法》第十三条案件受理费分别按照下列标准交纳: (一)财产案件根据诉讼请求的金额或者价额,按照下列比例分段累计交纳:1.不超过1万元的,每件交纳50元;2.超过1万元至10万元的部分,按照2.5%交纳;3.超过10万元至2
在行政诉讼中对于受侵害的当事人所作出的财产赔偿的计算方式是:处罚款、罚金、追缴、没收财产或者违法征收、征用财产的,返还财产;应当返还的财产损坏的,能够恢复原状的恢复原状,不能恢复原状的,按照损害程度给付相应的赔偿金等其他法定赔偿方式。
行政诉讼费用中申请鉴定人、证人等出庭作证的交通费、住宿费、生活费和误工补贴由法院按照国家规定标准计算,案件受理费是商标、专利、海事行政案件每件交纳100元,其他行政案件交50。
对于当事人提起的行政赔偿相关诉讼,人民法院依然是应当收取诉讼费的。但诉讼费用中的案件受理费不需要交纳,只需由当事人负担证人、鉴定人等在人民法院指定日期出庭发生的交通费、住宿费、生活费和误工补贴。
行政诉讼提行政赔偿的方式为向人民法院一并提出,需要提交申请书、身份证明等相关的资料。赔偿请求人要求赔偿,应当先向赔偿义务机关提出,也可以在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时一并提出。
当事人要提起行政诉讼附带行政赔偿的,可以在起诉的时候一并提出行政赔偿的请求,递交起诉状和相应的证据材料。而人民法院应当分别立案,根据具体情况可以合并审理,也可以单独审理。
行政诉讼与行政赔偿可以分别进行,即当事人一边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一边向赔偿义务机关提出赔偿的请求;但也可以同时进行,即由当事人在提起行政诉讼的时候,一并提出要求赔偿义务机关赔偿的诉讼请求。
行政赔偿诉讼适用调解,就是人民法院可以在双方当事人之间作协商、调和工作,促使双方相互谅解,以达成赔偿协议。受害人和赔偿义务机关达成协议,应当制作行政赔偿调解书。行政赔偿调解书应当写明赔偿请求、案件事实和调解结果,应由审判人员、书记员署名,加
行政诉讼中,当事人在请求法院依法审理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时,可以一并提出要求赔偿的请求。当事人在起诉状中可以依法列明其要求赔偿的具体要求、事实根据和理由等内容,由法院审理。
1、行政赔偿诉讼起诉条件 (1)原告是行政侵权行为的受害人。 (2)有明确的被告。 (3)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相应的事实根据。 (4)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及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5)原告单独提出赔偿请求的,必须经过赔偿义务机关的先行处理,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