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1.08
机动车与非机动车相撞,要看下具体是谁的责任。《道路交通安全法》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
摩托车与轿车发生交通事故,先报警,由交警部门出具交通事故认定书,先由交强险保险公司赔偿,有商业险的话由商业险保险公司赔偿,仍赔偿不足的部分按事故认定书的责任比例来赔偿,具体赔偿数额需要根据案件情况计算,协商不成的可以搜集证据向法院起诉维权。
发生交通事故后,事故赔偿没有具体的标准,一般需要看受害人伤情和交通事故的损失。责任方除了应当赔偿受害人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以外。还要赔偿维修被损坏车辆所支出的费用、车辆所载物品的损失、车辆施救
发生交通事故后,双方可根据交警出具的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来划分责任,并向另一方主张赔偿。赔偿的主要项目主要有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因伤致残的,还需要额外支出其他费用。
机动车与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造成人员受到伤害的,行人没有过错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赔偿责任。行人有过错的,根据其过错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赔偿责任,如果机动车一方没有过错,则机动车一方承担不超过10%的赔偿责任。
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首先应当由保险公司在交强险责任限额范围内对受害人承担赔偿责任。保险公司不得以非机动车一方在交通事故中无过错为由要求免除或者减轻其赔偿责任。因为交强险的目的就是为了分散机动车的事故风险,保护受害人的权益
机动车与行人发生事故时: 1、车方负全部责任的,承担100%赔偿责任; 2、车方负主要责任的,承担80%的赔偿责任; 3、车方负同等责任的,承担60%的赔偿责任; 4、车方负次要责任的,承担40%的赔偿责任; 5、车方无事故责任的,承担10
电动车与行人发生交通事故的,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停车,保护现场;造成人身伤亡的,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抢救受伤人员,并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因抢救受伤人员变动现场的,应当标明位置。乘车人、过往车辆驾驶人、过往行人应当予以
电动车与行人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的,驾驶人应当立即抢救受伤人员,并迅速报告执勘的交通答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接到交通事故报警后,应当立即派交通警察赶赴现场,进行现场勘查。及时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
车辆被盗,车主就失去了对车辆的控制,其对该车辆造成的损害后果没有过错,这种情况下车主不承担责任,所有责任都由盗用车辆的交通肇事人来承担。 实际中,如果是车主未尽到足够的管理义务,车主就要承担连带责任。
交通事故发生后,责任认定一般以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为准,交警会给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对责任认定有异议,不服的,可以向上级交警部门申请复核,重新作出责任划分,伤势医治结束后,先向司法鉴定所申请伤残等级鉴定。具体几级以鉴定结果为准,双方协商不成,
搭“顺风车”发生交通事故的,属于搭乘的机动车一方的责任的,由机动车驾驶人承担赔偿责任,但属于非营运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无偿搭乘人损害,属于该机动车一方责任的,应当减轻其赔偿责任,机动车驾驶人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除外。属于对方机动车过错导致
1.事故认定书认定非机动车、行人无责,机动车一方承担全部责任的,机动车方承担交强险赔偿不足部分100%的赔偿份额;2.事故认定机动车一方承担主要责任,非机动车、行人承担次要责任的,机动车方将承担80%的交强险赔偿不足部分赔偿份额;3.非机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