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07
无效遗嘱一般可以分以下的5种类型来处理:1、订立遗嘱的人属于非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2、遗嘱人在收到他人胁迫或者欺骗的情形下订立的遗嘱;3、伪造的遗嘱;4、遗嘱内容已经被篡改的;5、遗嘱没有对缺乏劳动能力、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保留必要份额,那
遗嘱继承与遗赠的主要区别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遗嘱继承人与受遗赠人的范围不同。遗嘱继承人只能是法定继承人范围以内的人,而受遗赠人可以是法定继承人以外的公民,也可以是国家或集体单位。 (二)遗嘱继承人在继承开始后遗产分割前未明确表示
1、接受权利的主体范围不同。 在遗赠中,接受遗赠权的主体只能是国家、集体和法定继承人以外的组织、个人;而在遗嘱继承中,接受遗嘱继承权的主体只能是法定继承人范围以内的人。 2、表示接受、放弃权利的法律规定不同。 受遗赠人应当在知道受遗赠后六十
遗嘱和遗赠主要有以下区别: 1、遗嘱继承人只能是法定继承人范围以内及以外的个人,而受遗赠人只能是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或者国家、集体单位; 2、遗嘱继承人在继承开始后遗产分割前未明确表示放弃的,即视为继承,而受遗赠人在知道或应当知道受遗赠后两个
遗嘱与遗赠区别: 1、客体不同。遗赠的对象只包括财产权,不包括消极财产义务;继承的对象不仅包括财产权,还包括财产义务; 2、受让人不同。遗赠的受让人必须是法定继承人以外的自然人、国家和其他社会组织。遗嘱继承中的受让人,即继承人必须在法定继承
遗嘱有效要件是由遗嘱人自己亲笔书写或者他人代写,书写完了之后遗嘱人在遗嘱上签上自己的名字,并注明年、月、日;遗嘱人在写遗嘱时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自书遗嘱基于自己的真实意思表示订立遗嘱才合法有效。
1、未给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或胎儿保留必要的遗产份额。 2、遗嘱分配了其他人的财产。遗产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公民可以立遗嘱处分的也是个人财产,如果遗嘱分配了他人财产的,该部分无效。
有下列情形的遗嘱无效: 1.遗嘱内容不是立遗嘱人的真实意思表示; 2.遗嘱不是立遗嘱人自愿立的,存在欺诈、胁迫情形; 3.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立的遗嘱; 4.遗嘱是伪造的。 订立遗嘱应当符合下列条件才有效: 1.立遗嘱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以下情况遗嘱无效:遗嘱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遗嘱人是在受欺诈、胁迫的情形下定立的;遗嘱是伪造的;遗嘱被篡改的;见证人不适格等。
公证的遗嘱的优点有: 1、遗嘱的内容和形式符合法律规定,遗嘱有效; 2、遗嘱的内容不易被篡改或伪造; 3、有利于保证遗嘱效力的实现,保护遗嘱人和受益人的合法权益,防止遗嘱引起的继承纠纷。经公证的遗嘱在没有新的公证遗嘱的情况下被推翻是有效的。
遗产分割应当按照遗嘱指定的方式进行。遗嘱未载明的,按照有利于生产、生活,不损害遗产效力的原则执行。不宜分割的遗产,可以采取折价、适当补偿或者共有等方式处理。遗嘱继承是相对于法定继承而言的一种继承方式,前者比后者更有效。
自书遗嘱的有效的条件如下: 1、遗嘱人应当亲自书写遗嘱的全部内容,不得代写或者打印; 2、立遗嘱的意思要明确; 3、遗嘱还应注明立遗嘱人的签名和立遗嘱的年月日,这可以证明遗嘱所做的所有处置都是出于自己的意愿。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
有效遗嘱必须具备以下实质要件: 1、立遗嘱人必须具有立遗嘱能力。 2、遗嘱内容必须是立遗嘱人的真实意思的表示。 3、遗嘱处分的遗产只能是个人合法所有的财产,处分其他财产无效。 4、遗嘱中不得取消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的继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