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2.17
适用法定继承情况如下: (1)没有遗赠扶养协议,又没有合法遗嘱的情况下; (2)遗嘱的继承人、受赠人先于遗嘱人死亡,遗嘱失去效力的情况下; (3)遗嘱的继承人表示放弃继承的情况下; (4)遗嘱继承人丧失继承权的情况下; (5)遗嘱的受赠人表
继承法的基本原则是,保护自然人私有财产继承权原则、继承权男女平等原则、协商处理遗产的原则。对于被继承人的合法继承人均享有继承权,任何一方不得对其限制、剥夺。
继承法已失效,民法典中关于继承编的原则有: 1、继承权男女平等原则; 2、照顾弱势继承认的原则; 3、互谅互让、和睦团结的原则; 4、权利和义务相一致的原则; 5、合法原则; 6、禁止权利滥用原则; 7、其他原则。
房产法定继承人有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配偶、子女、父母是第一顺序继承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是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
法定继承的适用情形有: 1、被继承人死亡留有遗产需要继承; 2、继承人是法律对顶的法定继承人; 3、遗产是自然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 4、被继承人没有定立遗嘱。
法定继承,是指被继承人死亡时没有留下遗嘱,其个人合法遗产的继承由法律规定的继承人范围、顺序和分配原则进行遗产继承的一种法律活动。在遗产继承出现下列情况时,适用法定继承: 1、没有遗赠扶养协议,又没有合法遗嘱的情况下; 2、遗嘱的继承人、受赠
转继承立法规定有:继承人在继承开始后实际接受遗产前死亡,该继承人的法定继承人代其实际接受其有权继承的遗产。继承开始后,继承人于遗产分割前死亡,并没有放弃继承的,该继承人应当继承的遗产转给其继承人。
法定继承人的范围有: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且继承开始后,由配偶、子女、父母继承,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不继承,如果配偶、子女、父母继承死亡或不存在的,由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
民法典关于继承的规定如下: (1)是由第一顺序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的前提下第二顺序继承; (2)首先是妻子、子女、父母; (3)其次才是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等。。 遗产法定继承顺序及比例是什么 1、继承的顺序是第一顺序和第二顺序; 2、
我国法律规定的法定继承人有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其中配偶、子女、父母是第一顺序继承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是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
法定继承人的范围:根据《民法典》第一百二十: 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继承人继承,第二继承人不继承;第一继承人不继承的,由第二继承人继承。 本编所称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