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07
租、借车发生交通事故,按照法律规定,机动车一方要承担责任的,首先由保险公司在交强险责任限额内赔偿,超过交强险责任限额的,由车辆使用人(借车者)承担赔偿责任,车主不再承担连带赔偿责任。但是如果车主有过错的,也承担与过错相适当的责任。
发生交通事故后,如果对方拒绝赔偿的,可以根据交警所认定的事故责任,依法向法院起诉要求对方赔偿损失;如果对方是机动车的,则可以同时起诉对方和对方的保险公司要求赔偿。搜集对方财产线索,到法院起诉后,申请财产保全,查封对方的财产,主张侵权赔偿。
保险公司应在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支付交通事故赔偿金,先由机动车强制保险的保险人予以赔偿,超出的部分由商业保险的保险人补充赔偿,仍有不足的部分由侵权人进行赔偿。
首先与对方协商如何赔偿,如果可以协商,可以按照协商内容签订和解协议,双方按照协议履行。协商不成起诉至法院,由法院最终决定双方承担的责任比例问题。
可以依据下列标准进行确定交通事故中发生的财产损失的赔偿: 1、一般根据损失发生时的市场价格或者其他合理方式确定: 2、造成的财产损失一般先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 3、不足的部分,由有过错的一方承担赔偿责
发生交通事故后的被告人无赔偿能力的处理办法是:受害人先起诉,让法院明确肇事方的赔偿义务,之后,通过查明肇事方的财产,并执行肇事方财产的方式赔付伤者的损失。如果确实没有钱的,那么一般从每月收入中执行一部分。
交通事故肇事方这样索赔: 1、被保险人及时向保险公司报案; 2、及时告知保险公司人员伤亡情况; 3、根据相应的票据、凭证进行理赔; 4、后续的赔偿费用可以一并进行处理。
发生医疗事故的医疗机构需要赔偿患者医疗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陪护费、残疾生活补助费、残疾用具费、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交通费、住宿费、精神损害抚慰金等。其中丧葬费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规定的丧葬费补助标准计算。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的认定和划分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来确定。由有过错的当事人分别承担全部责任、主要责任、同等责任和次要责任。各方均无过错的,各方均无责任。一方当事人故意造成道路
一般情况下倒车过程中发生交通事故的,由倒车车主负全责。但这并不是绝对的,具体责任如何划分还要根据倒车发生事故的具体情况来认定。 交警会进行现场勘验然后做出责任认定,具体责任划分要根据交警出具的责任认定书确定。
交通事故发生后,当事人之间协商不好的,交警可以告知当事人起诉解决。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经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当事人调解不成功的,交警应该告知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摩托车酒驾发生交通事故的,涉嫌交通肇事罪。一般犯交通肇事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