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0.17
共同犯罪指的是法定概念,而共犯则不是,可以说在一定语境下共犯是共同犯罪的简称。但是共同犯罪和共犯二者绝不完全是一个意思。共犯是相对于个人犯罪而言的,一般是指两个人或两人以上有组织有目的的进行犯罪的犯罪团伙,在判案时有主犯从犯之分。简单来说就
共犯和共同犯罪的区别:共犯主要指称实行共同犯罪的人,而共同犯罪主要指称行为。我国《刑法》关于共同犯罪人的划分是以共同犯罪人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为主,兼顾分工的标准。综上所述,在我国共犯与共同犯罪只是名词与动词的区别,共同犯罪是一种行为,而
共同犯罪和共犯其实只是动词和名词的区别,共同犯罪只是一种行为,而共犯它只是一个名词,并无实质性的区别。共同犯罪只是我国刑法规定的犯罪主体形态,而共犯经常在案件之中指各犯罪嫌疑人的相互关系。共犯只是一个词汇,刑法总则当中并没有关于共犯的相关规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被胁迫实施了犯罪行为的,被胁迫人构成胁从犯,与强迫者会形成共同犯罪,胁从犯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五条【共同犯罪的概念】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
团伙犯罪是共同犯罪。公安机关立案侦查抓获犯罪嫌疑人,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检察院向法院提起公诉,法院作出判决。主犯从重处罚,从轻处罚,或者不区分主犯和共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两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两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
根据我国刑法的有关规定,只有二人共同故意犯罪的才构成共同犯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五条: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
单位犯罪不等于共同犯罪的。一般情况下一个单位犯罪时,该单位就是犯罪的主体,就本单位而言只有一个主体,所以是不同于共同犯罪的;如果一个单位犯罪的时候,该单位成员并不一定是共同犯罪,该单位也并不一定就是非法组织,所以单位犯罪不同于集团犯罪。单位
是的。被胁迫实施了犯罪行为的,被胁迫人构成胁从犯,与强迫者会形成共同犯罪。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胁从犯是指在共同犯罪中被胁迫参加犯罪的人,应当按照其犯罪情节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两人犯罪是否属于共同犯罪必须符合共同犯罪的要件,即两人都已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并且二者的犯罪行为必须是故意犯罪,不能是两人过失犯罪,即各共同犯罪人的行为都是指向同一的目标彼此联系,互相配合,结成一个有机的犯罪行为整体。因此对于两人犯罪是否属于
我国刑法规定了滥用职权罪的犯罪主体为特殊主体,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主要包括在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和军事机关从事公务的人员。
交通肇事罪的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即凡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犯交通肇事罪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1、共同正犯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都是主犯,共同犯罪可分为主犯、从犯、胁从犯等; 2、这两种犯罪概念不同,处理结果也不同,共同正犯处罚的结果相差无几,那么在共同犯罪中主犯的量刑肯定大于从犯,从犯的量刑大于胁从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