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4.22
拖欠工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申请仲裁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向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 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提交书面仲裁申请,并按照被申请人人数提交副本
不按合同履行发工资劳动者可以向单位协商,要求补发工资和赔偿。双方不能协商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举报。单位除在规定的时间内全额支付劳动者工资报酬外,需加发相当于工资报酬百分之二十五的经济补偿金。
企业恶意拖欠工资的处理办法:申请仲裁,要求用人单位支付拖欠工资。用人单位恶意拖欠工资的,劳动者可以直接向当地劳动仲裁机构申请劳动仲裁,并且可以获得相应的补偿金。
用人单位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以及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的,除在规定的时间内全额支付劳动者工资报酬外,还需加发相当于工资报酬百分之二十五的经济补偿金。
公司拖欠离职人员工资,离职人员可以到劳动局监察大队进行投诉。如果投诉没有效果,还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如果对裁决不服,还可以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并申请支付令。
老板拖欠工资的,员工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要求支付工资: 1、与老板协商工资发放的具体时间,可以要求老板出具拖欠工资的欠条。 2、到当地劳动部门投诉。 3、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用人单位确因生产经营困难、资金周转受到影响,在征得本单位工会同意后,可暂时延期支付劳动者工资,延期时间的最长限制可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行政部门根据各地情况确定。其他情况下拖欠工资均属无故拖欠。
由于公司未能按时发放劳动报酬,当事人可以申请解除劳动合同和劳动关系,并要求经济补偿。当事人可以向当地劳动监察行政部门进行举报,由劳动监察大队责令用人单位支付工资,劳动监察大队协调不成的,劳动者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私企老板欠工资的,员工可以找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进行投诉。单位不按期或者不足额支付劳动者工资的,劳动者可以通过劳动保障监察部门或法院解决,以此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