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1.11.03
《合同法》第114条第1款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一般来说合同违约金上限是不超过实际损失的30%。但是如果过高或者过低是可以请求法院给予减少或者增
合同违约金的性质主要是补偿性的,有限度地体现惩罚性。违约金的约定应当估计到一方违约而可能给另一方造成的损失,而不得约定与原来的损失不相称的违约金数额;法律允许违约金在一定程度上大于损失,显然大于部分具有对违约方的惩罚性。
劳动合同中的违约金是可以约定的;违约金是合同当事人在合同中预先约定的当一方不履行合同或不完全履行合同时,由违约的一方支付给对方的一定金额的货币。违约金既具有赔偿性又具有惩罚性。否采用违约这一补救办法,必须是由合同当事人事先在合同中明承约定,
合同约定违约金明确有必要。最好明确违约金违约金有法定违约金与约定违约金之分,约定违约金具有如下特征: (1)违约金的数额是双方预先确定的; (2)违约金是—种违约后的补救措施; (3)违约金的支付是独立于履行行为之外的给付。
借款合同约定违约金条款有效。合同遵循意思自治原则,当事人可以约定在借款合同中约定违约金条款,借贷双方就违约金条款意思表示一致的,该条款对双方均产生约束力。
合同约定100%的违约金不会有效。当事人约定的数额不能超过实际损失的百分之三十。如果超过的,当事人可以请求法院或者仲裁机构根据实际所造成的损失来进行调整。
合同违约金不一定有支付利息。如果已经在合同中约定违约金,一般不会既支付违约金,又支付违约金利息。除非对方没有依约定按时支付违约金,才应该支付违约金的利息,利息需要按照全国银行间公布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计算。
合同违约金约定金额不合理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增加或者减少。违约金超过实际损失30%的部分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当事人以约定违约金过高为由请求减少的,应当以违约金超过造成的损失30%为标准适当减少。
违约金一般是由当事人双方在签订合同时自行约定的,可以约定具体的违约金金额,也可以约定违约金计算方法,但是合同违约金一般不能超过实际损失的30%,超过的会被认定为违约金过高,对于过高的违约金违约方可以请求法院或者仲裁机构适当减少。 根据202
违约金是应当明确的。法律规定是:当事人可以在合同中约定一方违约时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支付违约金。违约金需要以违约造成的损失为基础,不能过分高于或过分低于违约所造成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