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9.21
离婚时,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割: 1、男女平等,保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照顾无过错方,尊重当事人意愿,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原则,合情合理地给予解决。 2、夫妻共同财产,原则上均等分割。根据生产、生活的实际需要和财产来源等情况,具体处理时也可以
一般情况下,婚后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但一方因受到人身损害获得的赔偿或者补偿、遗嘱或者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一方的财产以及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等除外。一、如果有婚后财产协议明确约定了婚后夫妻各自的收入怎样分配,那婚后取得的财产需要按照协议的约定分配
《民法典》规定婚前财产协议若是双方的真实意思表示、当事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以及协议内容没有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就是有效的。婚前财产协议是可以进行公证的。
结婚前的财产一般属于个人财产,与另一方无关,即便没有做婚前财产公证的,也不改变财产的所有权归属,仍旧不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因为婚前财产公证并不属于结婚前的必备程序,一般也只针对婚前个人的主要财产。
新《婚姻法》目前已失效,《民法典》规定的婚前财产一般是属于其个人财产的。且不论过多久其当事人的婚前财产依然是属于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在离婚时归属于个人,不将其进行分割。
1、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的诉讼时效为两年,从当事人发现之次日起计算。 2、离婚时漏分夫妻共同财产,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的诉讼时效为两年,从发现或应当发现漏分财产之次日起计算。 3、离婚后要求确认财产分割协议效力或对财产分割问题反悔,
有效。夫妻财产约定符合约定成要件有效,但经过公证后法律效力更强。夫妻之间在婚前或婚姻存续期间,可以约定夫妻财产协议,约定的夫妻财产协议可以到公证处进行公证。公证可以加强法律效力,夫妻财产约定不公证是有效的。
婚前财产约定,满足以下条件的,是有效的:双方自愿,财产约定是双方真实意思表示,该协议没有违反法律法规的有关强制性规定,符合公序良俗。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约束力。
婚前财产约定是有效的。法律规定双方可以约定婚前财产的归属,可以将婚前财产约定为共同所有或者不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取书面形式,并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所以婚前财产的约定在不违背双方当事人的真实意愿,不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的前提下就是有效的。婚
婚前财产约定是有效的,男女双方就婚前财产的归属和处分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达成的协议,只要内容不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协议就认定为生效《婚姻法》第十九条规定,夫妻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
口头约定婚后财产分配一般是没有效,因为《民法典》明确规定了,夫妻的财产协议应当采用书面形式。但是如果有证据证明的,那么口头协议也有可能被法院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