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3.22
酒驾肇事逃逸自首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自首是指犯罪后自动投案,向公安、司法机关或其他有关机关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行为。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若干具体问题的意见规定,交通肇事逃逸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应认定为自首,但应依法以较重法定刑为基准,视情决定对其是否从宽处罚以及从宽处罚的幅度。
酒驾肇事逃逸后自首处理: 构成犯罪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论处,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可以
可以,对于积极赔偿被害人经济损失并取得谅解的,综合考虑犯罪性质、赔偿数额、赔偿能力以及认罪、悔罪程度等情况,可以从轻或减轻刑罚。例如余金平案,检察院要求判处余金平三年有期四年缓刑,虽未被法院采纳,但可以看出,一定的减刑是有法律依据的,具体要
可以,对于积极赔偿被害人经济损失并取得谅解的,综合考虑犯罪性质、赔偿数额、赔偿能力以及认罪、悔罪程度等情况,可以从轻或减轻刑罚。例如余金平案,检察院要求判处余金平三年有期四年缓刑,虽未被法院采纳,但可以看出,一定的减刑是有法律依据的,具体要
交通肇事逃逸的量刑标准,具体如下: 1、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2、同时,对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司机,不论其造成交通事故后果的大小,公安交通管理部门都将
交通肇事逃逸的量刑标准,具体如下: 1、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2、同时,对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司机,不论其造成交通事故后果的大小,公安交通管理部门都将
嫌疑人在逃逸后自首的不一定会从轻处罚。罪行极其严重、主观恶性极深、人身危险性极大,或者恶意利用自首规避法律制裁者,自首不会从轻处罚。只有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可以从轻处罚。
肇事逃逸自首处罚首先要看逃逸是定罪情节还是量刑情节,之后对自首的行为进行分析,逃逸行为和自首行为要分开进行分析,逃逸如果是量刑情节会从重处罚,自首会依法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酒驾肇事逃逸后自首的,处罚如下: 1、酒驾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2、肇事逃逸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可以并处十五日以下拘
酒后逃逸处三年以上有期徒刑,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肇事逃逸后自首的应依法以较重法定刑为基准,视情节轻重决定对其是否从宽处罚以及从宽处罚的幅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