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9.30
构成盗窃罪的条件一般会有: (一)主观要件:在主观方面只能是故意; (二)主体要件:主体是一般主体; (三)客体要件: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 (四)客观要件: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具有窃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或者多次窃取公私财物的行为
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
犯了盗窃罪是不会判死刑,盗窃罪的最高法定刑是无期徒刑。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的规定,盗窃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累犯盗窃12000元属于《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盗窃罪规定的数额较大情形,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对于累犯,应当从重处罚,但因有自首情节,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不知情的情况下并不会犯盗窃罪。因为盗窃罪是故意犯罪,行为人的主观上必须具有盗窃的故意。如果行为人不知情的实施了盗窃行为的,并不会构成盗窃罪。
盗窃判缓刑的条件是: 1、行为人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2、犯罪情节较轻; 3、有悔罪表现; 4、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5、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刑法第264条虽然对盗窃罪规定了死刑,具体而言,盗窃罪只有在下列两种情形之下,可以适用死刑: 1、盗窃金融机构,数额特别巨大的。适用此种情形,应注意三点: (1)盗窃金融机构,是指盗窃金融机构的经营资金、有价证券和客户的资金等,如储户的存款
具体而言,盗窃罪只有在下列两种情形之下,可以适用死刑: 1、盗窃金融机构,数额特别巨大的。适用此种情形,应注意三点: (1)盗窃金融机构,是指盗窃金融机构的经营资金、有价证券和客户的资金等,如储户的存款、债券、其他款物,企业的结算资金、股票
1、所谓多次盗窃,应为二年内盗窃三次以上的。 2、对于一年内入户盗窃或者在公共场所扒窃三次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多次盗窃,以盗窃罪定罪处罚。 对于多次的认定,应当综合考虑犯罪故意的产生、犯罪行为实施的时间、地点等因素,客观分析、认定。
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公私财物的行为。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且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认定盗窃罪需要满足的条件: 1、行为人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2、行为人实施
盗窃行为在盗窃金额超过一千元的情况下一般会立案。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一千元至三千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三十万元至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应予立案。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对于不构成盗窃罪的盗窃行为有:具有法定从宽处罚情节的;没有参与分赃或者获赃较少且不是主犯的;被害人谅解的;其他情节轻微、危害不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