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26
为了贯彻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宪法原则,健全司法人权保障机制,保障公民享受平等、公正的法律保护,促进社会稳定和文明进步,规范法律援助制度的实施,制定本条例。第二条本条例所称法律援助,为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的当事人免收费或由当事人分担办案费用
为了贯彻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宪法原则,健全司法人权保障机制,保障公民享受平等、公正的法律保护,促进社会稳定和文明进步,规范法律援助制度的实施,制定本条例。第二条本条例所称法律援助,为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的当事人免收费或由当事人分担办案费用
(一)依法请求国家赔偿的; (二)请求给予社会保险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 (三)请求发给抚恤金、救济金的; (四)请求给付赡养费、抚养费、扶养费的; (五)请求支付劳动报酬的; (六)主张因见义勇为行为产生的民事权益的。
法律援助条例全文是: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受援人及其权利义务;第三章法律援助的范围与形式;第四章法律援助的受理;第五章法律援助的程序;第六章法律援助人员的权利和义务;第七章法律责任;第八章附则。
谁都可以咨询。第一,12348是政府免费法律(援助)咨询热线。第二,具体的归口管理部门为每一级政府下属的司法行政部门(如司法厅、局)。第三,一般而言,12348的咨询人员大部分都是执业律师,也有一小部分是法律援助律师。第四,如果有需要法律援
法律援助最低收入援助标准是城镇居民是户籍所在地或经常居住地(居住1年以上)县级人民政府规定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农村居民是上一年度国家公布的农村低收入贫困线。
法律援助法律法规管理条例是为了保障经济困难的公民获得必要的法律服务,促进和规范法律援助工作而制定的。法律援助是政府的责任,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采取积极措施推动法律援助工作,为法律援助提供财政支持,保障法律援助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1)申请事项属于规定的法律援助范围(需经诉讼或仲裁程序解决的案件应当已经立案) (2)有充分理由证明为保障自己合法权益确需获得法律援助 (3)因经济困难,无能力或无完全能力支付法律服务费用。
公民对下列需要代理的事项,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代理人的,可以向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法律援助: (一)依法请求国家赔偿的; (二)请求给予社会保险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 (三)请求发给抚恤金、救济金的; (四)请求给付赡养费、抚养费、扶养费的
在我国法律援助的内容: 1、法律援助的概念。 法律援助是指由政府设立的法律援助机构组织法律援助的律师,为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的人给予无偿提供法律服务的一项法律保障制度。 2、申请法律援助的对象。 (1)申请事项属于规定的法律援助范围(需经诉讼
法律援助是重要的司法救济制度,法律援助一般由辖区内的司法部门进行管辖的,案件的当事人因经济困难聘请不起律师的,就可以申请法律援助维护自己的权益。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盲、聋、哑人,或者是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没有委托
法律援助条件如下: 1、有充分理由证明为保障自己合法权益确需法律帮助; 2、受援人确因经济困难,无力支付部分或全部法律服务费用。其中,农村的属社会救济对象;城镇的其家庭成员收入不超过市政府规定的最低生活保障线,且无其他经济来源 3、申请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