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25
劳动仲裁案件胜诉后,双方均未提起诉讼,劳动仲裁裁决就生效了。如果一方拒不履行裁决义务,另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需注意的是,申请执行的事项,只能是裁决书裁定的范围,不可以提其他要求。
仲裁结果出来后的执行方法,根据《仲裁法》第六十二条,当事人应当履行裁决。一方当事人不履行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受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执行。 根据第六十三条,被申请人提出证据证明裁决有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
劳动仲裁裁决书下达后一方当事人逾期不履行的,另一方当事人应当在二年内申请执行,提交以下材料:执行申请书;劳动争议仲裁裁决书;申请人的身份证明;其他。劳动争议案件由用人单位所在地或者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基层人民法院管辖。
终结执行裁定书不可以再强制执行。终结执行裁定书说明案件已经执行终结,终结执行的裁定,送达当事人后立即生效。终结执行后不能恢复执行,只有中止执行的才有机会恢复执行。
在这些情况下,人民法院裁定终止执行: 1、申请人撤销申请的; 2、因执行法律文件被撤销的; 3、被执行人公民死亡,无遗产可执行,无义务承担人的; 4、追索赡养费、赡养费、抚养费案件的权利人死亡; 5、被执行人公民因生活困难无法偿还贷款,无收
执行终结,是指在执行过程中,由于发生某种特殊情况,执行程序没有必要或不可能继续进行,从而结束执行程序,以后也不再恢复。执行终结,是民事执行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产生和发展适应了中国目前司法实践的需要。实践中,不是所有的生效法律文书所确定的
执行结案申请书可以包括以下内容: 1、执行结案申请书; 2、申请执行结案的当事人主体信息; 3、申请执行结案的事由、情形和法条依据; 4、申请执行结案的法院。
劳动仲裁裁决书生效后一方当事人拒不执行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人民法院有权根据不同情形扣押、冻结、划拨、变价被执行人的财产。人民法院查询、扣押、冻结、划拨、变价的财产不得超出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七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裁定终结执行: (一)申请人撤销申请的; (二)据以执行的法律文书被撤销的; (三)作为被执行人的公民死亡,无遗产可供执行,又无义务承担人的; (四)追索赡养费、扶养费、
申请法院执行的流程: 1、提供申请执行书。 2、作为执行根据的生效法律文书(仲裁裁决书)。 3、申请人的身份证明:公民个人申请应当出示居民身份证,法人申请应当提交法人营业执照复印件和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其他组织申请的,应当提交营业执照复印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