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26
社区矫正对象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申请社会救助、参加社会保险、获得法律援助,社区矫正机构应当给予必要的协助。社区矫正对象依法享有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和其他权利不受侵犯,在就业、就学和享受社会保障等方面不受歧视。
社区矫正对象外出的正当理由是指就医、就学、参与诉讼、处理家庭或者工作重要事务等。处理家庭重要事务是指社区矫正对象本人结婚、离婚、分娩(含配偶),涉本人的仲裁、登记、许可、调解、复议事项,春节期间探望父母,清明节期间墓祭,确需本人外出处理的近
社区矫正对象依法享有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和其他权利不受侵犯。在就业、就学和享受社会保障等方面不受歧视。社区矫正对象在社区矫正期间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履行判决、裁定、暂予监外执行决定等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遵守国务院司法行政部门关于报告、会客
社区矫正对象在社区接受矫正教育期间,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适用宽管: (1)连续普管6个月以上,期间日常行为季度考核平均得分80分以上的; (2)连续3次获得行政表扬的; (3)有重大立功表现的; (4)风险评估被评定为低度风险等级的。
社区矫正对象分类管理: 1、严格遵守社区矫正规定,自我控制力和现实表现良好。 2、基本能遵守社区矫正规定,自我控制力和现实表现一般。 3、不能遵守社区矫正规定,主观恶性及社会危害性较大,心理不健康,自我控制力和现实表现较差。
社区矫正对象如果没有被剥夺政治权利,就有选举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宪法赋予我国公民的权利,非经法定程序,任何机关、组织和个人都不得非法剥夺他人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社区矫正是对被判处管制、缓刑、假释或者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由专门国家机关在相关
社区矫正人员应当参加公共道德、法律常识、时事政策等教育学习活动,增强法制观念、道德素质和悔罪自新意识。社区矫正人员每月参加教育学习时间不少于八小时。有劳动能力的社区矫正人员应当参加社区服务,修复社会关系,培养社会责任感、集体观念和纪律意识。
社区矫正对象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申请社会救助、参加社会保险、获得法律援助,社区矫正机构应当给予必要的协助。社区矫正对象依法享有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和其他权利不受侵犯,在就业、就学和享受社会保障等方面不受歧视。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需要设置社区矫正机构,负责社区矫正工作的具体实施。社区矫正机构的设置和撤销,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提出意见,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审批。司法所根据社区矫正机构的委托,承担社区矫正相关工
社区矫正是对犯罪行为较轻的对象所实施的非监禁性矫正刑罚。我国社区矫正的对象是以下四类罪犯:(1)被判处管制的;(2)被宣告缓刑的;(3)被裁定假释的;(4)被暂予监外执行的,具体包括:①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的;②怀孕或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
依据国相关法律的规定,人民法院判处管制、宣告缓刑、裁定假释的社区矫正对象,应当自判决、裁定生效之日起十日内到执行地社区矫正机构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