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22
判处死刑的犯罪有: 1、危害国家安全罪; 2、危害公共安全罪; 3、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4、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5、侵犯财产罪; 6、妨碍社会管理秩序罪、危害国防利益罪、贪污贿赂罪、渎职罪、军人违反职责罪等。 一般判处
现在死刑犯都是采用枪决或者注射等方法执行的。下级人民法院需要在接到最高人民法院执行死刑的命令后,七日以内交付执行,并且可以在刑场或者指定的羁押场所内执行。
处理死刑缓期执行的方式是:如果犯罪分子在二年内没有故意犯罪的,减为无期徒刑;如果确有重大立功表现,减为二十五年有期徒刑;如果故意犯罪,情节恶劣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后执行死刑;未执行死刑的,则死缓执行期间重新计算,并报最高院备案。
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死刑缓期执行期满后,针对犯罪分子的不同表现,作出不同的处理: (一)犯罪分子在死缓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2年期满以后,减为无期徒刑; (二)期间如果确有重大立功表现的,2年期满以后,减为15年以上20年以下有期徒刑;
死刑缓期期满的处理如下: 1、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犯罪分子未故意犯罪的,2年期满后减为无期徒刑,所谓故意犯罪,是指知道自己的行为会危害社会,希望或者让这种结果发生,从而构成故意杀人、抢劫等犯罪; 2、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犯罪分子确有重大立功
死刑,也可以称为“处决、极刑或者生命刑”;指的是行刑者在基于法律所赋予的权力情况下,结束一个死刑犯的生命。 根据《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的有关规定,目前我国的死刑犯执行方式主要采用注射或者枪决等方法,采用注射方法执行死刑的,应该在指定的羁押场
实施故意杀人行为,并非一定要判处死刑,判处的刑罚,应根据具体的犯罪情节和量刑情节确定。故意杀人的量刑标准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
死刑罪犯执行后的尸体或火化后的骨灰,可以允许其家属认领。以下几种死刑罪犯尸体或尸体器官可供利用: 1、无人收殓或家属拒绝收殓的; 2、死刑罪犯自愿将尸体交医疗卫生单位利用的; 3、经家属同意利用的。
死刑犯的财产,由其法定继承人继承。我国法律明确规定,公民的合法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依法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被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未没收全部财产的,其合法财产可以被继承。继承开始后,按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遗嘱继承或者
死刑执行的变更包括停止执行死刑和暂停执行死刑两种情况。 1、在执行前发现裁判可能有错误的; 2、在执行前罪犯揭发重大犯罪事实或者有其他重大立功表现,可能需要改判的; 3、罪犯正在怀孕的。上述前两种情况中停止执行的原因消失后,必须报请核准死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