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1.12.29
故意毁坏财物顾名思义,要有故意的心理和恶意的心态来破坏他人或者公共财物。该罪的四种立案情况如下:1.总损失的数额达到了5000块钱以上的话,就可以被判处故意损坏他人财物罪。2.虽然数额没有到达5000元,但是损坏的次数在三次以上的同样也可以
毁坏文物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如果因过失毁坏文物的,则造成严重后果的才会构成犯罪,此时行为人会被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故意毁坏文物罪认定方法如下: 1、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文物管理秩序,本罪的对象是国家保护的珍贵文物和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 2、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故意损毁国家保护的珍贵文物或者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
对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罪的认定中,“数额较大”一般为一万元以上不满五万元;“数额巨大”为五万元以上。 犯故意破坏财物罪 (1)数额较大(数额标准1万元-5万元)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 (2)数额巨大(数额标准5
行为人的行为构成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罪所应当满足的数额为:造成公私财物损失五千元以上。犯故意毁坏财物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故意毁坏财物罪的立案标准: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故意毁坏财物罪,是指故意毁灭或者损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备刑事责
故意毁坏财物罪,是指故意毁灭或者损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 由于我国刑法对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中的数额未作出明确界定,因此各地在实施中的标准
故意毁坏财物罪与其他犯罪的区别界限: 1、主观要件上,故意毁坏财物罪的犯罪目的是毁坏公私财物,不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而其他犯罪在主观上通常表现为非法占有公私财物。 2、与破坏交通工具罪、破坏交通设备罪、破坏通讯设备罪等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区别主
我国《刑法》中对于故意毁坏财物罪达成数额巨大的标准,目前还没有明确规定。根据我国最高人民检察院以及公安部出台的司法解释规定,行为人故意毁坏公私财物,造成公私财物损失五千元以上的,公安机关应予立案追诉。
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造成公私财物损失五千元以上的; (二)毁坏公私财物三次以上的; (三)纠集三人以上公然毁坏公私财物的; (四)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故意毁坏财物罪的判刑标准的规定: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毁坏他人财物罪即故意毁坏财物罪的处罚: 1、触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 2、犯罪数额达到巨大标准,或存在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则应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构成刑事犯罪的,要依据触犯的罪名,根据犯罪的事实、犯罪的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