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1.24
人民法院对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提出管辖权异议的,应当认真进行审查,并在15日内作出异议是否成立的书面裁定。当事人对此裁定不服提出上诉的,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作出书面裁定。”
管辖权异议,是指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当事人对管辖权有异议的,应当在提交答辩状期间提出。人民法院对当事人提出的管辖权异议,应当审查。异议成立的,裁定将案件移送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异议不成立的,裁定驳回。对该驳回管辖权异议的裁定不服的,当事人可
一般情况下,被告提出管辖权异议之后,法院审查期限15天辖权异议一审裁定出来后,被告还有10天的上诉期后一审法院会批量向二审法院移送案卷,二审法院审理期限是30日果维持裁定,再将案卷移送回一审法院。
从被告提交管辖权异议申请之日至二审管辖权异议案件卷宗退回一审法院的期间,不计入审限,且包含管辖权异议。
管辖异议的提出时间应当在提交答辩状期间提出,即被告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15日内。结合实践,一般应以书面形式提出,因为此时案件尚未进入实体审理,口头答辩和管辖异议难以操作。
管辖权异议一种是对法院审级有异议,即应由该受诉法院的上级法院审理;第二种对地区管辖的异议,即应由民诉法规定的被告住所地等有管辖权的法院管辖。
管辖权异议是不需要组成合议庭进行裁定的。但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民事案件,需要审判员、陪审员共同组成合议庭或者由审判员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若是简易程序审理的,可以独任制。
管辖权异议的审查期限为15日。管辖权异议,是指在民事诉讼中,本诉被告对受诉法院对本案的管辖权提出的质疑。管辖权异议作为一项制度,则是指被告提出异议,法院予以审查处理的程序规范。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不能提出管辖权异议,因为有
审判管辖指的是法院之间关于审判案件的权限的划分。主要包括法定管辖和裁定管辖两类。 法定管辖指的是法律明确规定某类案件由某些法院进行管辖,分为地域管辖、级别管辖和专门管辖。级别管辖又分为基层法院管辖、中级法院管辖、高级法院管辖以及最高法院管辖
审查期限,即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在受理后二个月内宣判,时间最慢不能超过三个月。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还有法律规定情况之一的,经过批准之后,可以把时间延长三个月;如果有特殊情况,还需再延长时间的,则要报请最高法院进行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