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4.08
不属于犯罪的基本特征:从客观上说,实施的行为不是危害行为,只是一个生活常见的行为,行为人没有达到承担刑事责任的年龄,实施的行为和最后造成的后果没有因果关系,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也不是犯罪,主观上来说,不具有故意和过失的特征。
我国刑法规定的犯罪具有的3个基本特征如下: 1、犯罪是危害社会的行为,即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 2、犯罪是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即具有应受惩罚性。 3、犯罪是违反刑法的行为,即具有刑事违法性。
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具体如下: 1、犯罪是危害社会的行为,行为对社会的危害性,是犯罪最本质的特征; 2、犯罪是触犯刑法的行为,即具有刑事违法性; 3、犯罪必须是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只有应受刑罚处罚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才被认为是犯罪。 一切危害国
暴力取证罪需要以下犯罪构成:侵犯的客体是公民的人身权利和国家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司法工作人员使用暴力逼取证人证言的行为;犯罪主体是司法工作人员;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且具有明确的逼取证言的目的。
犯罪最基本的特征是: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与应受刑罚惩罚性。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
1.被害人的不特定性。对毒品交易而言,危害的对象却不是直接的、特定的人,而是潜在的。 2.取证难。贩毒犯罪的行为形式一般为贩运、携带、交易,是随毒品的流动和分散来实现的,一般不会留下痕迹,这就决定了毒品案件的取证难。 3.毒品犯罪是应当受到
有下列特征: 1.被害人的不特定性。对毒品交易而言,危害的对象却不是直接的、特定的人,而是潜在的。 2.取证难。贩毒犯罪的行为形式一般为贩运、携带、交易,是随毒品的流动和分散来实现的,一般不会留下痕迹,这就决定了毒品案件的取证难。 3.毒品
有下列特征:1.被害人的不特定性。对毒品交易而言,危害的对象却不是直接的、特定的人,而是潜在的。2.取证难。贩毒犯罪的行为形式一般为贩运、携带、交易,是随毒品的流动和分散来实现的,一般不会留下痕迹,这就决定了毒品案件的取证难。3.毒品犯罪是
有下列特征: 1.被害人的不特定性。对毒品交易而言,危害的对象却不是直接的、特定的人,而是潜在的。 2.取证难。贩毒犯罪的行为形式一般为贩运、携带、交易,是随毒品的流动和分散来实现的,一般不会留下痕迹,这就决定了毒品案件的取证难。 3.毒品
单位犯罪的基本特征有: 1、单位犯罪是在单位意志的支配下实施的; 2、单位犯罪必须以单位名义实施; 3、单位犯罪是为单位谋取非法利益而实施的,是单位犯罪的主观心理状态。 单位犯罪,是指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为本单位谋取非法利益或者
犯罪中止的特征如下: (一)中止的时间性 中止必须发生在犯罪过程中,即在开始实施犯罪行为之后、犯罪呈现结局之前均可中止。 (二)中止的自动性 成立犯罪中止,要求行为人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 (三)中止的客观性 中止不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