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0.11
放纵走私罪是指海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放纵走私,情节严重的行为。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规定,具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视为情节严重,应予立案: 1、放纵走私犯罪的。 2、因放纵走私致使国家应收税额损失累计达10万元以上的。这里的累计没有时间限制,只要是
徇私枉法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司法工作人员。司法工作人员对明知是无辜的人追究刑事责任、对明知是有罪的人实施包庇、按照职务应当采取强制措施但是随意中断或者不执行、在审判活动中罔顾事实、随意判决或裁定、枉法追诉或者不追诉、枉法裁判等行为,都属于
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私设小金库的行为属于私分国有资产,数额达到10万元以上构成犯罪。私分国有资产罪是指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违反国家规定,以单位名义将国有资产集体私分给个人,数额较大的行为。涉嫌私分国有资产,累计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应
故意毁坏财物罪,是指故意毁灭或者损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毁灭或者损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情节严重的,才构成犯罪。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构成诈骗罪。 个人诈骗公私财物2000元以上的,属于“数额较大”;个人诈骗公私财物3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巨大;个人诈骗公私财物20万元以上的,属于诈骗“数额特别巨大”。
1.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在1万元至3万元以上,超过3个月未还的;2.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在1万元至3万元以上,进行营利活动的;3.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在5000元至2万元以上,进行非法活动的。
根据《刑法》规定,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印章的,应当立案。本罪是行为犯,只要行为人实施了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印章的行为,原则上就构成犯罪,应当立案追究。
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印章罪的主体属一般主体,凡年满16周岁,且具备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本罪所侵犯的直接客体是公司、企业、
侵占私人财产的立案标准为: 1、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或者将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拒不退还或者交出的; 2、被侵占的财物价值数额较大。
我国刑法并没有侵犯个人隐私这个罪名,个人隐私不是直接客体,法律保护的是与隐私有关的人格尊严和个人自由、以及个人信息权利。 侵犯个人隐私是否构成犯罪,涉嫌什么罪名,需要从行为的客观方面结合行为的主观意图等进行判断。 如将个人隐私随意公布、传播
侵占私人财产的一般为侵占罪。我国法律或者司法解释并没有明确规定本罪的立案标准或者何为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有人认为应当参照盗窃罪的标准进行适用,也有部分人认为应当参照贪污罪的数额标准进行适用。在司法实践上,由于侵犯的是私人的财产权利,故一般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