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1.12.11
商标侵权行为的种类根据我国《商标法》的规定包括有: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的;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的;未经商标注册人同意,更换其注册商标并将该更换商标的商品又投入市场的等。
债权人的代位权符合下列条件的,才算成立:债权人对债务人的到期债权是合法有效存在的;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债权或者与该债权有关的从权利;影响了债权人的到期债权实现。
认定侵犯商标故意行为的情形包括: 1、销售侵犯商标权的商品; 2、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擅自伪造、制造、变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 3、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擅自使用、出售他人商标; 4、其他情形。
如何更好的保护商标专用权,不仅需要行政执法部门的协调,更是企业的重要工作。 需注意并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密切关注商标注册情况。 2、经常对商标信息进行检索。 3、加强商标标识的管理。 4、注册防御商标和联合商标。
商标权侵权方式有: 1、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相近似的商标的; 2、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的; 3、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的; 4、未经商标
没收、销毁侵权商品。有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行为的,引起纠纷的,由当事人协商解决;不愿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商标注册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也可以请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时,认定侵权行为成立的,责令立即停止侵权行
是侵权的,商标审查中是否侵权需要通过商标审查委员会的专业工作人员进行现场调查,还有就是询问相关的当事人们来进行一个侵权的判定,除此之外的话,如果商标审查过程当中确实被认定为无效的话,就不可以继续的使用这个商标,如果没有问题的话,就不算侵权,
对于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可以采取下列措施给以处罚。 (1)责令停止侵权。 ①责令立即停止销售; ②没收、销毁侵权商品; ③没收、销毁专门用于制造侵权商品、伪造注册商标标识的工具。 (2)处以罚款。对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但尚未
存在以下行为的,会侵犯个人隐私权: 1、私自将他人的家庭住址、工作单位、电话号码等个人信息公之于众; 2、非法监听、监视他人; 3、非法闯入他人住宅; 4、私自拆封他人的信件、包裹; 5、侵犯他人隐私权的其他行为。
涉及到商标侵权案件,经销商是否应该承担相应责任呢。我国商标法规定,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的,属于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因此,即使不存在侵权商品的制造行为,销售侵害商标专用权的商品的,仍然是需要承担侵权责任。但是在以下三种情况下,经销商可
卖侵权商标商品的处罚是:尚不构成犯罪的,进行民事赔偿,由相关部门进行行政处罚,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